戳穿假消防专家还需监管“火眼金睛”

导读李英锋日前,新华社记者在一场“消防安全知识云课堂”直播中看到,一名自诩为“消防安全专家”的“杨老师”,正在向观众兜售各类消防器材、...

李英锋

日前,新华社记者在一场“消防安全知识云课堂”直播中看到,一名自诩为“消防安全专家”的“杨老师”,正在向观众兜售各类消防器材、救生设备。“杨老师”自称供职于“平安消防中心”,已从事消防安全工作8年。在直播中的价目表上,汽车自救逃生器58元,新型气溶胶灭火器、灭火毯、自动灭火贴、防烟防毒面具、独立式光电感烟报警器均为298元,逃生缓降器780元。

而据北京消防安全部门介绍,此类器材在该直播间售价是正常市场价的3至10倍,“平安消防中心”也并非权威消防安全相关组织。可见,所谓的消防安全专家是假的,其供职单位是假的,所推销的不少消防“自救神器”也是假的。一些自戴高帽、道貌岸然的消防安全专家,是名副其实的“三假专家”甚至“多假专家”。他们的营销行为已涉嫌扰乱市场秩序和消防安全管理秩序,损害了消防部门的公信力,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防部门及相关组织属于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的组成部分,消防救援人员也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身份、职位和权责具有一定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一些人冒用或虚构“消防安全部门”“权威消防安全培训机构”等单位信息,自封“消防安全专家”,开展培训、推销活动,并大量使用消防安全部门专属的标识、图标或文字等,骗取相关单位或消费者的信任,导致消费者产生认知混淆,势必会损害消防救援机构的形象和声誉,已经涉嫌招摇撞骗罪。

严格说,由于招摇撞骗罪属于行为犯,即只要行为人冒充消防救援人员实施了招摇撞骗行为,无论其是否获得公私财物,均可依法认定为招摇撞骗罪。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查办多起冒充消防救援人员招摇撞骗的案件,此类案件多发须引起高度警惕。

假消防安全专家往往反复鼓吹“消防队距离远,来不及救援”“消防救火最后还要收费”等观点,对消费者构成了欺骗和误导。他们推销的不少消防器材还是假冒伪劣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正常价格,坑害了消费者。

而且,此类假消防培训还有一点尤其令人担忧——如果假消防专家推销的消防“自救神器”质量有问题,当相关单位或个人遇到火灾险情时,假“自救神器”很可能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派不上用场,或发挥不出应有的灭火、救险、防护等作用,从而延误火情处置或逃生避险,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假消防安全专家以招摇撞骗的方式进行培训、推销不是个案,而是已成了一种套路,戳穿假消防专家需要监管睁大“火眼金睛”。消防、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应联合网络平台对假消防专家营销行为进行全面治理,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网络巡查和审核,把住消防器材的营销资质关。

还要通过“大数据+人工”的方式,对有关消防器材的线上培训、营销行为进行甄别、筛查。一旦发现商家冒充消防救援人员开展推销行为,应立即采取屏蔽、断开链接、下架商品、封限账号等措施。对线上线下的假消防安全专家,公安等部门应依法研判定性,严厉打击,该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该追究刑责的追究刑责,让假消防专家付出必要的法律代价,充分释放法律的惩戒、震慑、警示、拒止效应。

鉴于不少单位和个人对消防部门及其相关组织了解较少,消防部门应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家庭,通过网络平台、条幅、宣传材料、消防课堂等多种媒介和形式宣传消防部门的组织机构、职责任务以及消防器材有关知识。同时曝光假消防专家招摇撞骗的案例,让公众了解消防部门,熟悉消防器材,掌握消防救援常识,增强识别、抵制假消防专家的能力。漫画/陈彬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