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报:电动车自燃之后 新能源汽车发展去向何方

导读新时代汽车款式各式各样,智能,电动,等等,那么有几个小伙伴知道汽车本身的知识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会很关注这些,那么小编收集到了

新时代汽车款式各式各样,智能,电动,等等,那么有几个小伙伴知道汽车本身的知识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会很关注这些,那么小编收集到了关于一个汽车动态知识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新能源车不应因噎废食”

  4月21日晚,上海某小区地下停车库内的一辆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突然自燃,之后迅速爆炸,并引燃停在其旁边的数辆汽车,录像中显示的事故经过让人触目惊心。

  事件过去不到24小时,西安蔚来授权服务中心一辆蔚来ES8电动汽车自燃,最终,消防到场处置后,起火的蔚来ES8被烧到仅剩半幅残骸,现场没有人员伤亡,造成事故的原因正在调查中。

  4月23日早晨,又一辆新能源汽车在绥遵高速公路绥阳往遵义方向4公里路段突然起火。

  无独有偶,4月24日,武汉一中学附近,一辆比亚迪E5新能源电动车也发生自燃。据武汉消防消息,系车尾起火,没有牵连其他车辆。比亚迪表示,起火点位于车辆后备箱位置,车辆底盘位置的动力电池完好。具体原因在进一步调查中。

  短短四天之内,先后四起新能源车自燃事件,让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的焦虑迅速提升到了一个高点,引起了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恐慌。

  甚至在笔者的身边都有很多朋友对于电动车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和担忧,表示“买电动车还是得慎重”。

  导致电动车起火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时候指向电池。电池可能短路、可能过热,锂电池本身安全风险就比较高,纯电动车电池用量大,能量密度高,对安全的要求极高。

  目前,这几起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还有待调查,但这几起事故的惨烈程度还是提醒我们注意:高科技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论是行驶里程、价格,还是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近两年,在政策扶持和消费者的期待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了风口,就连做房地产的、搞金融的也争先恐后投身其中,一时间,整个行业呈现出“大干快上”的浮躁作风。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09年之前的不足500辆,激增到了2018年的125.6万辆,足足增加了上千倍。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已经有不少国家排出了燃油汽车的禁售时间表,在里程焦虑等诸多因素作用之下,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不稳定的电池受到追捧,很多厂家已经把锂离子电池的续航能力推到了极限,而到达极限时出现的问题就是安全性会相对降低。在这场竞争中,隐患已经悄然埋下。

  以笔者看来,当下的各大新能源造车企业不应再一味地追求电池密度以及大功率快充技术的方向上,而是将安全性放在首要考虑。

  事实上,车辆起火自燃并非电动汽车才有,根据消防部门的统计,由于传统燃油车的油路问题、管线老化、短路、以及高温引起易燃物燃烧、车辆撞击等,汽车起火事故屡见不鲜,平均每天就会发生1-2起。

  以销量来测算,据统计,2018年我国新能源车自燃事件一共发生40起,而2018年新能源车销量为127万辆。所以从整体来看,新能源车自燃仍属小概率事件。

  只不过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生事物来说,顶着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大光环,所以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便备受瞩目。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事物,其发展必然要经过多个阶段的迈进,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正处在飞速发展期当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科技发展有个过程,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在这个创新的年代中,我们需要拥抱新鲜事物,同时也要相信科学能够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将风险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我们不能苛求电池技术能够保证百分百的安全,但却希望能够在性能和安全之间有一个可以接受的比例。

  新能源汽车是好东西,可是不能因此就放松标准,更不能拿技术还不完善当挡箭牌。拥抱新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要坚守“安全”的这条底线,新能源车的自燃事故只是发展当中的插曲,我们大可不必对新能源汽车失去信心。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