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再生变数,印度对俄“雪中送炭”,普京给莫迪送“厚礼”

导读常言道,患难见真情,落难见人心。有时候,锦上添花很容易,雪中送炭却很难。俄乌冲突发生之后,美西方便对俄发起了大规模、全方位制裁,试...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落难见人心。有时候,锦上添花很容易,雪中送炭却很难。

俄乌冲突发生之后,美西方便对俄发起了大规模、全方位制裁,试图封锁并扼杀俄经济,但如今,近9个月时间过去了,俄经济不仅没有崩溃,卢布反而还一路走强,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值。

而俄罗斯之所以能抵御住西方的制裁攻势,确保经济没崩盘,除了俄经济与能源出口相挂钩、俄方出台一系列维稳措施之外,伊朗、印度、土耳其等国及时向俄伸出援手,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在美西方大力制裁俄能源,对俄石油、天然气采取“限价”措施之际,印度大量买入俄石油,而且还是以“打折价”买入,便令其成为了西方再次针对和施压的对象。

据统计,印度今年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量,相比往年暴增了20倍,占到了该国石油总进口量的22%,而在这之前仅为1%。所以,俄罗斯也以此超过沙特和伊拉克,成为了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这一情况引发了美西方强烈不满,尤其是在G7集团即将对俄罗斯石油实施“限价令”的情况下,印度的行为无疑是美英法德眼中“最刺眼”的举动。

为此,美西方再次向印度施压,要求其减少购买俄石油,并与西方一道谴责、制裁俄石油,同时加入G7集团的“限价令”措施。

要注意,这个所谓的“限价令”,就是给俄石油价格设定一个“最高值”,一旦高于这个价格就拒绝购买俄石油,而俄石油要想出口这些参与限价的国家,就不得不“被迫降价”。

很明显,这个所谓的“限价令”,说好听点是为了方便美西方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入俄石油,说难听点,显然就有“掠夺俄石油”的意味了。

当然了,对于美西方的“限价令”,俄罗斯也撂下了狠话——谁要是参与“限价令”,就别想再得到俄石油,俄罗斯绝不会允许本国利益受到恶意“剥削”。

如此一来,美西方施压印度的意味就很明显了,若印度也同意加入“限价令”,俄罗斯的处境会更加艰难,甚至有可能会作出妥协,当然,如果印度这样干,那俄印关系也基本算是走到头了。

此外,如果印度拒绝,那么美西方的算盘将彻底打空,提出的所谓“限价令”也将一拳打在棉花上,对俄起不到实际作用。

果不其然,最终印度还是选择了无视美西方施压,继续对俄“雪中送炭”。

19日,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哈迪普表示,对美西方对俄石油的“限价令”并不感到担忧,也没有感受到压力和焦虑,未来还将继续购买俄石油,并强调不论出现什么问题,印度都能应对。

言下之意,不论美西方出什么样的招数,印度都不会放弃购买俄石油,也不会加入西方的“限价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中旬,印度外长苏杰生访俄期间,并对购买俄石油一事做出了表态,称购买俄石油符合印度利益,印度新德里接下来将继续努力寻求扩大俄印合作与两国关系的途径,使其变得更加持久。

并且,印度外长还很不客气地抨击了西方国家在俄石油问题上的“虚伪”,还称美西方国家前段时间,在制裁俄石油期间,秘密购买的俄石油量一度比印度还多,如今有何资格对印度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并向印度施压?

很显然,对于美西方的“双标”嘴脸,印度也是心知肚明,并且有着诸多不满与怨气。

毕竟,过去几个月里,美西方政客没少拿“购买俄石油”一事抨击、批评印度,还暗地里给印度“使绊子”,这些印度心里都记着账。

此外,正当印度继续对俄“雪中送炭”之际,普京也投桃报李,给印度送去了“大礼”。

19日,俄罗斯表示,为印度建造的首艘11356R型“海燕”级护卫舰“图希尔”号,将在2023年向印度海军交付。

据悉,“海燕”级护卫舰首舰于2010年开工建造,2015年正式入列,目前正在俄军中服役的也只有3艘,而印度向俄罗斯订购了2艘,除了即将在明年交付的“图希尔”号之外,还有一艘“塔玛拉”号在建,并且也即将进入下水阶段。

此外,在莫迪政府下令,推动印度国防装备国产化后,大量军舰均由印度船厂自行建造,唯一向外国订购的,就是俄罗斯的“海燕”级护卫舰。

很显然,在俄印合作持续进行,且印度不理会美西方施压,执意购买俄石油之际,俄方宣布“图希尔”号护卫舰即将在明年交付给印度的消息,无疑是给莫迪送去一份大礼。

毕竟,俄军目前自己也只有3艘“海燕”级护卫舰,但如今却在加快帮印度造2艘,普京确实挺够意思的。

对此,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美国这回又要失望了。

原本,美国想通过“给一棒子再给颗枣”的方式对印度展开“威逼利诱”,从中离间俄印关系,实现进一步向俄施压的目的。

但如今,印度不仅无视美西方警告,反而还继续扩大与俄合作,美国的算盘显然是打空了,甚至还颇有“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意味。

一方面,俄印之间的合作囊括了经贸、能源、军售等多个领域,这意味着,在俄印一系列合作进行捆绑的情况下,美国对印度的施压将很难起到效果,毕竟不论“摘出来”哪个领域的合作,都会影响俄印之间的整体合作。

另一方面,俄印之间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合作,虽然以美元计价,但最终结算却不是美元,而是“卢布-卢比”这样的本币结算。

因此,俄印合作的规模越大,两国“去美元化”的力度也就越大,这无疑令美国更难以接受。

2,印度不会成为“个例”。

目前,由于全球面临能源危机,而冬季又已然来临,各国对俄能源的渴求程度与日俱增,其中就包括英法德等欧洲国家。

如今,印度大量购买俄石油,而美国却无法给出具体、有效的措施予以阻止,后续势必会有更多国家效仿,包括美国的盟友,向俄罗斯购买石油、天然气,或者向俄购买粮食、化肥等等。

届时,美西方对俄罗斯编织的制裁网络,很可能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只能说,制裁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滥用制裁的结果,只会是“伤人又害己”,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注定是难以持续且不得不放弃的。

毕竟,因为制裁俄罗斯,包括美英法德在内的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已经相继遭到了“反噬”,并加剧了国内本就面临着的能源、经济和通胀等危机。眼下,美英法德等国境内不断爆发抗议示威活动,便也是体现之一。

3,普京还有很多好朋友。

霸权主义注定是不得人心且走不长久的是,美西方在抱团向俄施压的同时,印度、土耳其、伊朗、叙利亚等国也都在纷纷向俄伸出援手、雪中送炭,或发声力挺俄罗斯,或继续购买俄石油、天然气,或加入俄方的“卢布结算令”或与俄建立本币结算机制等等。

总之,美西方想凭借制裁和孤立,对俄罗斯进行封锁与围堵,注定是很难成功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接下来,且看局面如何发展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