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总统;德国领导人转变态度,主张和普京寻找“共同语言”

导读据悉,在对能源企业进行高达2000亿欧元的补贴后,德国的企业界仍然看不到出路。《镜报》等媒体认为难题在于德国找不到有效的天然气进口渠道...

据悉,在对能源企业进行高达2000亿欧元的补贴后,德国的企业界仍然看不到出路。《镜报》等媒体认为难题在于德国找不到有效的天然气进口渠道,只能购买昂贵的海运天然气的话,这些补贴在明年就会被消耗完;而俄乌冲突还没有停止的趋势,这则意味着德国和俄罗斯握手言和不太可能。当前更危险的一件事是,如果德国工业企业看不到“希望”,他们将会尝试搬迁到能源廉价的国家,美国就会成为这些大企业的第一选择。

德媒认为朔尔茨突然改变对中国的态度,并决定访华也是受到困境影响。之前和中国脱钩的言论在政府内部非常流行,很多鹰派甚至已经开始推动法案,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两个月前曾扬言要“对中国问题上不再天真”。但后续国内出现数万人抗议行动、经济倒退后,德国就开始寻求和中方改善关系;朔尔茨为代表的“务实派”声音首次压过了绿党的反华政客,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本月初承认现在“不能和中国经济脱钩”,这都来源于内部局势突变。

3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披露了另一条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已经改变了其对俄罗斯的立场。埃尔多安表示他和朔尔茨进行了通话,在电话中对方开始试图和普京寻找“共同语言”,尽管他在一个月之前还和普京的立场完全不同,所以埃尔多安认为“领导人的外交”才是解决国际事务的关键。这条消息让各家媒体议论纷纷——德国领导人刚对俄罗斯展现出了强硬的立场,转头就开始寻找“共同语言”,变化确实来得太快了。

有分析认为,如果埃尔多安所言属实,那么从这场经济危机中朔尔茨是真的吃到教训了,他们也越来越明白当前德国的“经济敌人”不是俄罗斯和中国,而是教唆他们对立的国家。所有转变都从德国经济部上个月提交的年度报告开始算起,这份报告首次将德国明年经济增长调到“负数”,可以看出他们受到的破坏有多大。现在想改变这一局面还不晚,德国如果能恢复之前的生产模式,从俄市场进口廉价能源和资源,加工后高价销售海外,他们在欧洲的竞争力仍然强劲,但当前“如何恢复”是个难题。

此外,有不同观点的人认为埃尔多安大概率是“会错了意思”,德国绝对不可能单方面和俄罗斯寻求妥协,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德国的基本路线仍然是“西方模式”,他们连近在咫尺的“北溪2号”管道都不敢开通,摄于美国的威胁,又何谈敢于和俄方修复关系?其二是在俄乌冲突上有决定权和改变对俄政策权力的西方国家只有一个,德国作为驻军国和美方的地位差距过大,朔尔茨如果敢和普京跨过这一步必然会遭到美方的压制,他们不可能不明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