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马军:双碳全国一盘棋须因地制宜发展多能互补

导读12月20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在“科技、金融助力‘双碳’进程”分论坛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表示...

12月20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在“科技、金融助力‘双碳’进程”分论坛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表示,我国过去两年,连续出现了电力供应短缺,实施“拉闸限电”的背后是整个能源结构仍须有效调整,能源转型还远未完成。

马军认为,双碳之路道阻且长,需要多方合力推进。首先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并组织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电网、路网等实体基础设施,也包括政策、标准及数字基础设施;企业将越来越多地承担主体责任,最终解决方案要靠科技创新;金融在双碳进程中能够起到双重作用:既是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创造激励机制,促进形成市场化解决方案。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在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上发言。

双碳发展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多能源互补

我国过去两年,连续出现了电力供应短缺,“拉闸限电”的背后是整个能源结构还没有效调整,还未真正实现能源转型。八大行业中高耗能产业占比高,造成了现在工业能耗、能效与国际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些问题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完全解决的,需要一个过程。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若干个重点省份的碳排放加一起,就已经超过了欧盟的总和。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马军表示,需要稳妥地、有序地去推进。在中央“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基础上,建议通过基于有效的数据测算以及相关分析,形成全国一盘棋,协调降碳减污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确保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供应链安全的前提下,如期实现碳达峰。

此外,我们要全面加强低碳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大力建设可再生能源,同时要构建长距离、跨区域的能源基础设施体系。我们可以参考借鉴欧盟一些国家多能互补的经验,比如德国的风电、光伏,挪威的水电,法国的核能,他们可以在欧盟国家之间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我国各地区之间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多能互补, 通过跨区域、跨电网的风、光、水电和火电之间互补,推动火电逐步向系统性调节电源转型,在确保能源保供的同时,避免在过度建设化石能源而形成搁浅资产风险,打造多元消纳、多能互补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这是企业、甚至地方都很难做到的,需要中央去统筹。”马军表示。

地方政府,需要清醒了解和认知自己在“双碳”进程中所处的态势。我们和环科院一起开发了省市碳达峰碳中和指数,基于历年来的能源、碳排放以及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形成指标体系,希望能够科学地评判各地在低碳状态、减排趋势和气候的雄心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处于怎样的状态。基于各自的转型进展、自然禀赋和主要任务,最终形成行动的先后次序,促进各地分工协作,积极而稳妥地实现全国一盘棋。

最后就是在绿色金融方向上,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生态环境部等部门,都在共同去推进绿色金融的工作,设定了相关的绿色金融标准,推动了国有大行和城商行开始关注。

马军以绿色信贷为例,介绍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疫情之后的两年中,通过蔚蓝地图大数据,协助大型国有银行梳理超过30万家贷款企业的环境信用;为利用数字化的方式高效、低成本的推进绿色金融,正在与专业机构合作,推进包括数字化的碳核算和构建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平台。

用大数据助力中国低碳转型

在研究中,马军发现,全球大品牌、跨国公司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其供应链,一般占到品牌总体碳排放的七成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80%或90%。而中国是“世界工厂”,早几年的研究显示,中国1/4的碳排放和出口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年,这个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占巨大比重。而在全球贸易中,特别是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碳关税、碳边境调节税渐行渐近。马军表示,“中国企业一定要做好相关准备。”

马军介绍,十年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就开展绿色供应链的工作,2018年开发了企业供应链气候行动指数,2021年联合环科院升级到了企业气候行动指数,对企业自身及供应链气候治理方面的行动开展动态评价,引导企业关注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环节,推动高碳排的排放源/环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具体来说,企业气候行动指数从治理机制、测算披露、目标与绩效和减排行动、绩效的评估五个维度对企业在气候治理方面的行动开展动态评价,通过分行业权重的设置,CATI指数能够同时适用于评价供应链类型企业和上游能源原材料类型企业在气候治理方面的表现。首批已纳入1000家中外知名品牌、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力度如何?马军称,现在一方面国家的政策在推动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未来具成长力的产业是投资的重点。多家银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例如发行绿色主题类理财产品、设立“碳账户”、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

“另外,还需要有一些赋能,比如协助我们的监管部门和大型国有银行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碳核算相关的工作。”马军表示,“因为中国企业确实存在减排能力的不足,很多企业都很茫然,一方面知道减碳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我们将来会考虑充分运用大数据服务平台与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进一步协助企业识别和追踪企业运营各个环节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从而助力企业实现商业运作和价值链的绿色转型。”

“我们开发了相关的企业碳核算的平台,它可以用纯数字化的方式协助企业进行碳足迹的核算。”马军举例,如果我们能有效的地把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物联网有效结合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动态企业的“碳”核算,这种核算将来不但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核算出来,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品牌都可以核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赵方园

编辑 陈莉 校对 贾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