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开幕:“损失损害”首列议程,谁为气候灾难埋单?

导读 2022年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 (新华社/图)在拖延近两个小...

2022年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 (新华社/图)

在拖延近两个小时后,埃及当地时间2022年11月6日11:40(北京时间17:40)左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终于在被誉为“和平之城”的红海度假胜地埃及沙姆沙伊赫拉开帷幕。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公布的会议议程,开幕式原定于当地时间10点,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当地时间11:40左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主席Alok Sharma正式向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并正式展开自己的演讲。根据开幕式流程,COP26主席首先发表声明后,将主席位交给COP27主席。

COP27主席、埃及外交部长Sameh Shoukry、《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执行秘书Simon Stiell、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Hoesung Lee分别发表声明。

开幕式批准了拟定的COP27会议议程。大会将持续12天,到11月18日闭幕。

未来两周,各国代表将围绕气候适应、减排、气候融资等多个议题展开谈判,其中,富裕国家是否向脆弱国家提供气候赔偿的“损失损害”问题首次列入议程。Sameh Shoukry在开幕式上表示,这为处理损失损害的资金问题,在制度上“创造了稳定的讨论空间”。绿色和平东亚区全球政策高级顾问李硕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能不能谈出来损失损害资金,2022年是一个关键节点”。

数据显示,包括12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在内,共有约30000人前往沙姆沙伊赫,参加为期两周的峰会,这将是疫情之后参会规模最大的一次缔约方大会。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德国总理朔尔茨,以及英国现任首相苏纳克及其两位前任约翰逊、特拉斯等都将参与COP27。

格拉斯哥交棒沙姆沙伊赫

尽管一年前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COP26有缺憾,但也有不菲的成果。

在格拉斯哥,各国同意提交更雄心勃勃的气候计划,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内,提高减排目标,称之为国家自主贡献(NDC)。Alok Sharma在演讲中感谢了自格拉斯哥会议以来提高NDC的二十余个国家,但他仍认为,尽管这一年格拉斯哥的承诺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是“远远不足”的。

COP26到COP27的这一年中,发生了许多人们不曾设想的事情,这都为沙姆沙伊赫带来挑战。俄乌冲突、极端气候频现等因素,引发了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多重危机。

“朋友们,我们目前还没有达到1.5摄氏度控温目标。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当前的行动是短视的,只能延缓气候灾难。”Alok Sharma呼吁。

2015年,COP21通过《巴黎协定》,提出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的升温目标,此后每一年的缔约方大会都会制定行动以实现这一目标,包括COP26。

根据11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估计,自工业化前时代以来,全球气温到现在已经上升了1.15摄氏度,其认为,最近八年很可能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当前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之高,已使《巴黎协定》中较低的1.5摄氏度目标几乎遥不可及。

“执行”的重要性

COP27开幕式中,主席国埃及呼吁采取全面、及时、包容和大规模的行动。

根据会议议程,除讨论如何实施《巴黎协定》以外,大会还将就格拉斯哥会议后未达成一致的议题进行谈判,这些议题包括有关“损失损害”的相关融资,以及履行发达国家每年向低收入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适应资金的承诺等。同时,COP27还将为COP28第一次全球盘点铺平道路。

在COP27主席Sameh Shoukry的演讲中,他多次强调“执行”的重要性,不乏对包括埃及在内诸多国家在一年内的行动进行褒奖。

他在演讲中提醒,过去几十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努力明显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这让谈判进展缓慢,而且对谈判成果的落实力度也让人担忧,发达国家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的承诺尚未完全落实。

气候变化研究智库E3G高级助理Alden Meyer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以往的缔约国会议取得共识的关键因素是“团结”:“只有一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才有可能在问题上取得平衡。”但同时,他也担忧在2022年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有领导人朝着相反方向努力,开历史倒车。

“我们必须努力达成共识。”Sameh Shoukry呼吁与会各国代表,尽管仍然面临威胁,但只要愿意齐心协力,人类仍然有机会克服,行业正出现许多新的方案,“零和游戏没有赢家”。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