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之治,治国之君-朱高炽

导读原标题:仁宣之治,治国之君-朱高炽明朝开国时候,朱元璋子孙们还是要求很高的,除了嫡长子朱标当做继承人培养,其他的皇子也都是一方柱石...

原标题:仁宣之治,治国之君-朱高炽

明朝开国时候,朱元璋子孙们还是要求很高的,除了嫡长子朱标当做继承人培养,其他的皇子也都是一方柱石,秦王,晋王,燕王都能坐镇一方,当然,按照古人的思维,好“圣孙可以兴盛三代”,所以选好接班人后,皇帝一般会自己教导圣孙,然后让太子理国,自己在后方坐镇,一方面锻炼太子,一方面教导孙子,朱雄英的早早去世让朱元璋很难过,但是他二十六个儿子,自然有更多的孙子,其中以朱允炆喜欢读书最让他满意(朱雄英死后的嫡长子),当然,还有几个人也走进了朱元璋的视线,这位同样是满腹经纶,甚至说是政治奇才,儒雅而又稳重,有条不紊而又能把事情做好,相应的分门别类,而后报告,朱元璋被他的才能打动,召他进东宫陪读,他是朱高炽,朱棣的嫡长子。

尽管得到了朱元璋很大程度上的欣赏,朱高炽也尽力学习武艺,能够熟练的射箭,不过和弟弟朱高煦相比就有些差距,当然,朱棣内心深处还是喜欢自己这个嫡长子的,只是很多时候更需要勇猛的朱高煦。而在朱元璋关注下,朱高炽的才能被不断的发挥,甚至被很多人认同,后世有人说,朱元璋称赞朱高炽是治世奇才。之后便是靖难之役,朱高炽和两个弟弟侥幸从南京逃回北平,靖难之役爆发后,朱高炽守卫北平,和道衍一起,这里就可以看出朱棣对朱高炽的看重,自己的首席军师就在北平。朱高炽在道衍教导下对于治国之道愈发熟练,明白了要有耐心,正如圣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同时带领北平一地孤军对抗朝廷大军的进攻,能够充分调动北平的人力和物力,其实到这一步,这个燕王世子就已经实至名归了,论军功,虽然不如朱高煦,也不差上下了。最终成功抵抗李景隆五十万大军,为朱棣的第一次反攻创造了机会,这也是朱高炽军工上浓厚的一笔,之后建文拙列的反间计被朱高炽轻易破解,没有看那封信,直接交给了朱棣,随后,便是朱棣的挥师南下。

朱棣登基后,总是喜欢让朱高炽留守后方,朱棣的疑心很重,会安排人监视朱高炽,但是朱高炽耐心很好,能够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于是朱棣的疑心渐渐消除,而且朱高炽能够和杨士奇等朝廷文臣打好关系,等于和文人和解,这对于朱棣是非常重要的,加上嫡长子观念影响,其实朱高炽的太子之位非常稳固,随后朱棣把朱瞻基放在自己身边教导,这已经是定性了,可笑朱高煦和朱高燧看不出来,还沾沾自喜,以为有兵权在手可以起兵,最终五次北伐其实就是朱棣在给朱高炽铺路,这位仁宗皇帝成功登基,压制住两个弟弟后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许以王爵之位,这是一个聪明的帝王的做法,像朱允炆那样只会自决于天下和宗族,作为皇帝,对待兄弟就要有自己的气量。同时,这位仁宗皇帝开始改变朱棣某些过激的做法,赦免建文旧臣,和文人和解,开始科举,这些都是推行宽容政策以安定民心,并不是说和先帝唱反调,只能说古代皇帝口含天宪,不能随意更改命令,已经被定性后难以改变,只有下一任帝王才能更改,这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威严,朝令夕改,会让人感觉过于儿戏。

随后,这位仁宗皇帝用十个月的时间给大明打下了比较良好的底子,对待两个兄弟怀柔为主,却不动声色削弱了他们的实力,让他们无法和以前一样随便拉起一堆人就能起兵造反,同时缓和了内部矛盾,彻底消除了方孝孺一案的负面影响,一位重视文人的皇帝也让士大夫松了一口气,同时对内阁进行了改组,大学士等头衔被给予内阁重臣,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决策,这是地位上的重大提高,至此朝臣以入阁为荣。同时严肃法律的建设,用法律治理国家,更改了科举制度,确保北方士子能够有40百分比的占有,因为文化重心已经南移,这样做有利于稳固北方民心。北方多苦寒,多战乱之地,适当的照顾也是应该的。同时减免赋税,恢复民生,就是在位时间太短,最终仓皇去世,只能说是缺乏运动,毕竟朱高炽过于肥胖而缺少运动,短寿也就是理所当然了。之后仁宣之治的继承是朱瞻基,这位从小被寄予厚望,称为圣孙的小皇子,接过了父亲的宝座。他停止了朱高炽把首都迁回南京的建议,因为担心北方的战事和边防,他继续把都城留在北平,同时因为父亲的努力,其实朱高煦已经不足为虑,造反刚开始,朱瞻基就御驾亲征,气势上压制了朱高煦,随后攻破城池,俘虏了他的叔叔后,放回北京城做个庶民,同时暗示朱高燧放出兵权,至此,明朝洪武初年开始的藩王之祸被平息,朝廷收回了藩王大权,以后的藩王都是只有赋税而没有其他权利,甚至王不见王。之后的朱高煦再次叛乱,其实就是秋后蚂蚱,反而让朱瞻基顺利的甄别臣子,掌控权利。朱高煦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赦免却依旧狂妄最终被处死。

朱瞻基除了平定藩王之乱,就是巡视边疆了,他多次整顿军队,北上大漠,安抚阿鲁台部,加强边防,甚至北伐大漠继续打击瓦剌部,维护边疆安全。从安南撤兵而防止劳民伤财,同时重用三杨,开始在宫中允许太监识字而扩大内庭权利,方方面面显示朱瞻基在继承父亲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同时,这位皇帝还和郑和关系密切,因此最后一次下西洋,郑和得偿所愿,死于途中,从此片帆不得入海。这位皇帝还喜欢斗蛐蛐儿,当然,没有到影响朝政的地步,朝中有三杨,自然稳妥,垂衣拱手而治,不过如此。

可惜,他能把握住,他儿子把握不住,太监识字后可以把控朝政,王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此造就了大明的衰败,而仁宣之治,也因此而丧送,只能说,世事无常啊。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