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俗称的“凤头苗”却是汉族?史书记载:就是源自朱元璋南征!

导读原标题:贵州俗称的“凤头苗”却是汉族?史书记载:就是源自朱元璋南征!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访问贵州安平县时,看到安顺有一...

原标题:贵州俗称的“凤头苗”却是汉族?史书记载:就是源自朱元璋南征!

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访问贵州安平县时,看到安顺有一个奇怪的民族,于是好奇地问当地知县这是什么族?

伊东忠太(1867-1954年)

当地知县跟伊东忠太说:这是“凤头苗”,他们的习俗就是头裹五色布,高而尖,身发前扎,往上梳。

伊东忠太于是就把看到的这支“凤头苗”的女子,用素描的手法记录在自己的笔记之中。

这也是目前发现的贵州屯堡人最早的一张肖像画。

其实这里所谓的“凤头苗”根本不是啥苗族,而是正儿八经的汉族,而且是有明确世系可查的汉族,只不过因为时间久远,加上清朝建立明朝灭亡的巨大变化;

清朝汉人认为自己是汉族主流,而屯堡汉人因为被边缘化,于是坚守“老汉人”身份,双方越发不对付,于是哪怕是当地知县,也直接说他们是“凤头苗”。

本期@以史为鉴 就跟大家聊聊这支虽然叫“凤头苗”,但实际上是根正苗红的汉族的故事。

大明洪武十三年,元朝在云南分封的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朱元璋于是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等率30万大军征讨,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终于平定了云南。

朱元璋为了维持西南稳定,感觉需要在西南维持一支较强的武力单位,于是命30万大军就地屯军镇边。

接到命令后,这30万大军一边修建各种屯堡,一边拖家带口在这里生活下来。朱元璋后来还专门把一些罪犯、犯官以及家属发配到西南地区。

《安顺府志 —— 风俗志》载: “ 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 。

《安顺府志 —— 风俗志》载: “ 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 。

《叶氏家谱》载: “ 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 ”

《叶氏家谱》载: “ 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 ”

现在贵州安顺一带的屯堡里,很多地方都保留有600年前大明的一些痕迹,成为有名的屯堡文化。

比如明初时期著名的巨富沈万三,因为得罪了朱元璋就被发配到云贵一带,沈万三到了安顺之后,利用自己的眼界,在当地开发了安顺茶叶、茶籽油等。

沈万三还帮助农民种植桐子树,教当地人种植漆树、割制生漆,并在京滇古驿道鱼梁江建立"桐油加工厂",生产桐油运销沿海地区。又在平越开设了"藜峨银号",这也是贵州历史上最早的银号。

他还在黔西、乌蒙山区开铅矿、铜矿、铁矿,炼朱砂,发展"乌蒙生漆"。

在目前的安顺天龙堡,还有沈万三的后人在此生活。

当时的贵州、云南不仅仅气候对北方人不友好,而且经常会有少数民族叛乱,这么多军人和军人家属,加上大明官方的移民到来,首先要保证生存下去。

于是屯堡这一半军事半民用的建筑就出现了。

到了今天,贵州安顺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甚至屯堡的独特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现在更是专门针对屯堡文化发展出来了“军帐宴”,成了游客来到安顺时必点的美食。

这些明代汉族人生活在屯堡里,和当地其它少数民族暨保持交流,又维持相对独立,经过600年的发展,屯堡人虽然一度被中原江南地区视为少数民族,但是在很多地方,屯堡人依然保持着中原文化的特点。

比如在语言上,屯堡人还保留着明代的官话口音,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

在服饰上,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

1993年发掘的明 “ 荒王 ” 墓出土的随葬品中的衣服、鞋子与现在安顺雷屯、云山屯一带屯堡妇女的宽袖镶边大襟衣、绣花丹凤鞋在尺寸、花样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专家评判屯堡妇女的服饰,是民风民俗考古考察和游览观光的活化石。

在宗教戏曲上,屯堡人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唱的也是经典的《封神》、《楚汉相争》、《三国》、《薛刚反唐》、《精忠传》等中国古代忠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贵州安顺七眼桥镇屯堡文化村落群,在2002年的时候还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

而现在保存最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也是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通志·土民志》记载:“凤头苗,惟安顺府有之。此族原系明初征南来黔,其始祖皆凤阳人也,女子挽髻于顶,与各族通殊,俗以凤头苗曰之。其习俗多与汉人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