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散打丨国家队的终极形态是法国还是阿根廷?

导读 丰臻,资深足球记者,体育专栏作家,多次赴前线采访世界杯。现供职于凤凰网。 法国队一路晋级到决赛的路上,几乎只踢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

丰臻,资深足球记者,体育专栏作家,多次赴前线采访世界杯。现供职于凤凰网。

法国队一路晋级到决赛的路上,几乎只踢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那是对阵几十年来最强的一支英格兰队。即便看上去英格兰队创造的机会更多一点点,那也是法国队掌控了比赛走势。他们两度领先,就算凯恩射进了第二个点球,法国队也不见得输。

决赛,法国队将迎来众望所归的梅西和他带领的那支看起来实力和运气兼具的阿根廷队。这场对决很有意思,竞技之外的意思:一边是各肤色、种族的超级熔炉,一边向来以纯种自居。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近期的一个新闻——

美媒《华盛顿邮报》几天前发布了一篇文章《为什么阿根廷队在世界杯上没有更多黑人球员》,阿根廷国内一家右翼政党发推特回应:“因为我们是一个国家,不是一部迪士尼电影。”

阿根廷没有黑人球员,自然有其历史原因,不必有什么竞技层面的质疑。但这个“迪士尼电影”反过来就很有意思,那法国队算不算“迪士尼电影”?迪士尼电影又是什么意思呢?

但对法国足球来说,这肯定不是迪士尼电影,这是现实。

先看一幕:小组赛最后一轮,法国队在已提前锁定小组第一的情况下,派出了替补阵容出战突尼斯队。让人印象深的是,法国队那场比赛穿了深蓝色球衣、深蓝色球裤、深蓝色球袜,他们很少穿这种全深色套装,而套装裹着的11个首发名单里,没有一个纯正白人。唯一肤色偏白的是贡多齐,还是个摩洛哥后裔。

实际上,法国队主力阵容虽然要“白”一点,但其实没有一个人是纯种法兰西人。进攻端四重奏,姆巴佩是喀麦隆后裔,登贝莱是马里和塞内加尔后裔混血,格里兹曼是葡萄牙和德国混血,就连最像法国人的吉鲁,也有一半的血统来自意大利。

法国队门神洛里,看着像标准的法国人,其实他父亲是摩洛哥裔的西班牙人。没来的金球奖得主本泽马是阿尔及利亚后裔。埃尔兰德斯兄弟是西班牙后裔,虽然在法国出生,但却在西班牙长大,法语说得都不太流利。法国队的26人名单里,只有帕瓦尔一人是比较纯粹的法兰西人。

法国队备战训练 图据IC photo

这当然不是“迪士尼电影”,这个现状是法国的海外殖民历史和近几十年来的移民政策决定的。

法国是全欧洲在移民问题上最开放的国家,没有之一,尽管这给他的国内社会局势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也并不完全为法国“原住民”所支持。但至少在足球领域,法国在几年来的移民政策的里受益了——为此他们拥有了全世界类型最丰富的球员储备,他们生产天才球员的几率也最高,而这是其它国家队几乎无法实现的。

从齐达内到亨利,从里贝里到本泽马,从格列兹曼到姆巴佩和登贝莱,近20多年来,能独当一面的世界一线球星太多了,从未断档。就连巴西的顶级球员人才密度也达不到法国的水准。

这个现象让人容易有两层思考,一是种族大熔炉里的足球是不是会失去独有风格?二是如果未来世界各国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民族融合,世界杯还有意义吗?

巴西依然在踢桑巴足球,英格兰依然在踢直男足球,西班牙一直在磨唧传控,意大利一直在防反。德国在改风格了,往西班牙靠拢,但四不像。日本学了巴西又学德国,现在找到了自己的路子,他们把传切配合做到了极致,以弥补身体的短板。唯有法国,他好像想踢什么风格都可以,球员丰富到他可以随心所欲,但他只选择最有利于胜利的踢法,这种踢法你甚至看不出他是主动还是被动,也不能简单地归纳为防反还是全攻全守。法国队的风格是简洁、高效,不在乎过程,以至于有人觉得无趣。

如果所有国家队都是多国移民组成的国家队,那么原本独特的风格会弱化是肯定的,而且都会趋于同化,衍变为法国队的样子。其实你现在看不出摩洛哥、塞内加尔和法国队的球风有什么区别了对吧。所以说,地球村固然有它美好的一面,但就国家队多元风格而言还真的未必。

另一个话题也无法回避:民族融合后的世界杯会不会少了很多色彩?

其实还是挺喜欢看非洲人和巴西人在进球后跳舞的庆祝动作的。也喜欢看日本人把团队协作和谋略算计玩到极致的球风。喜欢韩国人短兵相接时的勇猛。就算是阿根廷的全白人色彩也是一抹亮眼的色彩,因为独一无二了。

世界杯确实是个世界大同的舞台,但如果舞台上看不到差异,那也就失去了意义。这个平衡不能破坏。

编辑 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