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工作70小时,印度人为与中国竞争硬是拼了

导读 原标题:每周工作70小时,印度人为与中国竞争硬是拼了议事 | 文/邱 林印度是真的着急了,一位知名企业家称,想要与中国等国家竞争,年轻...

原标题:每周工作70小时,印度人为与中国竞争硬是拼了

议事 | 文/邱 林

印度是真的着急了,一位知名企业家称,想要与中国等国家竞争,年轻人就必须要工作满70个小时才行。

近日,号称IT之父的印度软件巨头、印度印孚瑟斯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纳拉亚纳·穆尔蒂要求年轻人“为国加班”的一席话,在印度国内外引发争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穆尔蒂的话说,“我的要求是,我们的年轻人必须告诉自己,‘这是我的国家,我想每周工作70小时’。”

据估计,穆尔蒂的财富超过40亿美元。他表示:“不知何故,我们的年轻人从西方学习了不那么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对国家没有帮助……印度是世界上工作生产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他呼吁印度年轻人应效仿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学习中国等其他新兴市场的政策,更加勤奋地工作。

穆尔蒂提出的70小时工作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二战后曾在日本、德国等国家实施过。如果按照70小时工作制计算,一天12个小时的话,这个工作制比996工作制(即早上9点至晚上9点,中午或傍晚休息1小时,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仅仅少了2小时。

这让我们联想到印度最近的一些动向,似乎牵扯到中国,或者要复刻中国的举动:承接产业转移、市场换技术、成功实现登月、申办奥运会……没想到这些还不算,他们终究还是没有放过年轻人,希望他们“为国加班”。

《印度教徒报》等媒体对穆尔蒂主张持肯定态度。近日该报发表的文章称,现在是我们巩固和加快发展的时刻,穆尔蒂的建议正当其时。根据美国高盛集团前不久发布的《通往2075年的道路——全球增长放缓,但趋同性保持不变》报告显示,预计到2075年,印度有望超过日本、德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了与中国等国家竞争,印度年轻人必须加班——就像日本和德国在二战后做的那样。

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工作时间并不等于工作效率。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证据表明劳动者长时间工作能够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相反,过度劳累会导致劳动者出现身心疲惫、压力过大、情绪低落、创新能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上世纪70年代正是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期,但由于企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经常超出极限,过劳致死的现象频繁发生。当时,日本“过劳死”问题受到不少国际机构的指责。迫于压力,1987年日本修订了《日本劳动基准法》,根据这一法规的规定,日本劳动者每日劳动时间上限是8小时,每周上限是40小时。

从国家的角度看,年轻人确实应该加班,帮助印度拿下“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宝座。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看,他们也应该加班,效率提不上来,公司就要完蛋。但是,加不加班,最终还得要问问干活的年轻人。不管怎么说,不管是在印度还是在其它国家,随意要求工人延长劳动时间,是资本家涉嫌“压榨剥削工人”的一种体现。

印度年轻人从不愿意超时工作,而且总是要求加薪,这些都与印度希望成为“世界工厂”背道而驰。就目前而言,他们的闲散的热带性格和与世无争的脾气,并不是喊有人喊他们“每周工作70小时”,他们就能答应的。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究竟是勤奋拼搏才有能够超时工作,还是超时工作塑造了勤奋拼搏。

当下,印度要做的并不是急于与中国竞争,而是要练好内功,先把人口素质抓上来,减少贫富差距。同时,要加强企业用人的制度管理,经济效益才能上升,才能够提高工人的各项福利待遇,让工人自愿加班,因为自愿加班总比强迫加班效果会更好。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不是拔苗助长,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和中国竞争最后只会让印度的经济适得其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