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小伙骗了熟人80余万元,一半用来游戏充值

导读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尹媛 全慧中 记者 曹德伟)凭着父母与被害人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95后的王某假借与其“合伙做生意”之名,通过“预...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尹媛 全慧中 记者 曹德伟)凭着父母与被害人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95后的王某假借与其“合伙做生意”之名,通过“预设买卖内容——伪造聊天记录——发送虚假定位和图片”自编自演的“诈骗三部曲”获取对方信任,从被害人赵某处共骗得80余万元,其中40余万元用于游戏充值,剩余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1998年出生的王某一直和父母同做行车(俗称龙门吊、起重机等)维修生意,而从事废品收购的赵某与王某父母相识多年,既是老乡也有生意往来,久而久之,王某也与赵某熟悉了。今年3月的一天,王某打电话给赵某,告知他有钱可以赚,赵某欣然同意。于是,两人约定好,由王某找到有报废行车或其他废旧金属的工厂谈好收购价,赵某先将预付款付给王某,王某再转交给对方,等回收处理加工后,赚得的利润再分成。赵某相信了王某的说辞,并在其第一次发来“镇江大港一工厂有废旧行车等”信息后,当即就通过微信转去了5000元预付货款。

然而事实上,此时王某提出的收购意愿已被该厂老板拒绝,他收到的钱也都用于游戏充值。面对赵某的交货催促,为了掩盖诈骗事实,王某便给赵某发了废旧行车照片,用自己的小号伪造了和所谓“供货老板”的聊天记录,还在赵某催问厂区地址时胡乱发了虚假定位,进一步取得赵某信任。据王某供述,仅“大港工厂”这一单,他就骗得赵某7万余元。

随后几个月时间里,王某又以“新桥有工厂要卖废行车和废铁”“大泊有厂可去收购废弃行车和轨道钢”等为由,故伎重施,通过“全套”行骗流程,总共从赵某处骗得80余万元。

今年8月下旬的一天,多次要求现场看货、催收货物无果的赵某找到了王某父母,在与王某对质且查看了其转账记录后,意识到自己被骗的赵某随即报警。经审查,王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日前,该案移送丹阳市检察院审查逮捕,该院经审查认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诈骗罪,依法对其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编辑 吴嫣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