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提“体测”的通报,难以阐释一个传媒学院大学生之死

导读“没写既往病史,一个男大学生能在30分钟内呼吸困难抢救无效,尸检结果也未提,白天发生了什么?”(河北传媒学院资料图)今天凌晨1点半,...

“没写既往病史,一个男大学生能在30分钟内呼吸困难抢救无效,尸检结果也未提,白天发生了什么?”

(河北传媒学院资料图)

今天凌晨1点半,针对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河北传媒学院学生体测当晚猝死一事,河北传媒学院发布了一则情况通报,称“2022年11月8日晚,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王某(男)在医院救治过程中不幸离世,学校对这位同学的逝去深感悲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事,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积极协助警方进行调查”。

不过,对于河北传媒学院“潦草”的情况通报,有网友提出质疑,通报只是阐明了当晚21时19分“该同学感觉身体不适向宿舍内同学求助”,至“21时55分到达医院”,“后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逝世的情况,却没有对为何这名学生会在晚上突然身体不适的原因给出说明,耐人寻味。

按照家属在网络上发布的说法,2020年入读河北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14班的王超平日里无不良嗜好,身心健康,还常年练习武术,也没有隐性疾病。

11月8日事发当天,参加河北传媒学院体能测试过程中就出现明显不适,“18:13,体能测试结束后严重不适”,直到当晚9点25分,宿舍同学发现王超昏迷,“期间除同学外无任何老师救助”。

而梳理河北传媒学院的通报可以发现,时间点基本吻合,只是通报称王超21点19分开始向同学求救,经过25分(同学发现呼吸困难)→28分(报告宿管老师并拨打120急救电话)→29分(同学报告辅导员)→34分(辅导员到场)→38分(校医抵达施救)→44分(辅导员将爱车送王超去栾城人民医院)→55分到达医院,整个过程耗时长达36分钟。

而且让人不解的是,从21:28分开始多次拨打120,直到21:44分过去了16分钟救护车还没有到,而辅导员开车送王超去医院只花费了11分钟时间,对于救命来说,这可是分秒必争的生死倒计时啊!

(河北传媒学院通报)

更为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虽然在通报中“愿逝者安息”,但河北传媒学院通报却自始至终没有提及引发王超不适的直接因素“体测”,这种故意回避争议焦点的做法显然不是对待生命应有态度,作为一家传媒学院,写出这种避重就轻的通报应该说很不合格。

另外,对于家属质疑的校医不会心肺复苏、没有跟着去医院等,在河北传媒学院的通报中也不见涉及,通读通报完全是一种自说自话的状态。

对于通报声称的“事件发生后,学校工作小组全程陪同学生亲属,全力做好来石亲属的接待工作,积极与学生亲属沟通,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在家属的描述中则是另外一种景象,直到12日深夜在网络上发布诉求,“校方负责人仍旧推脱责任不给予解释,不愿露面,且拒绝家人进校”,家属拿不到王超遗物,想去学校找负责人,想告诉别人“这里有个人没了”,却被特警暴力架空抬走。

家属质疑,体测猝死算得了什么疑难杂案,何以至此要我们拖着疲惫的心,劳苦奔波于学校周边,绝望抓耳挠腮,只得到一句“此事已结束,与我校无关”的回应?

在家属看来,河北传媒学院如此“草草了事可不可以等同于草菅人命”?

不言而喻,仅以河北传媒学院这份避重就轻的通报来看就缺乏诚意,连诱发王超死亡直接因素“体测”都避之不提,又怎么能够让家属满意?让公众释然?

(栾城人民医院护理记录)

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在媒体报道河北传媒学院通报的新闻评论中,却有很高比例的评论都是在“替学校说话”?这名网友不解,“既然都知道人密集的地方这种突发事件会有,就应该有应急措施和态度,校医遇到这种事应该是快速反应,也应该懂一些急救措施,都出现呼吸困难了,还是跟平常事一样的速度,还有那么多人替他们托辞,看了让一个旁观者都心凉!”

不知道,在家属质疑河北传媒学院“让同学不要发朋友圈发微博”的背景下,这算不算是河北传媒学院发挥了专业特长?

假如各方都没有说谎的前提,难不成,就像网友所言,“唯一有错的就是学生本身身体问题, 突然得病?”

王超因体测引发猝死之后,网络上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取消体测,还有人质疑,在最近3年处于疫情阴霾下的大学生活中,学生们本来就缺乏运动,此时体测有学生出现身体不适应该早就有所警惕,只是非常遗憾地是,在王超出事后,河北传媒学院“形同摆设”的校医配置是不是也该反思了?

“还是等一个详细通报吧 ,传媒是宣传的良知,不要做掩盖问责的开脱技。”

但愿网友的这份期待,不被无视,没提“体测”的通报,实在难以阐释一个传媒学院大学生之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