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空难:百年波音的坠落之路,737Max血的教训

导读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不管是你买的哪家航空公司的机票,这飞机怎么都长得差不多?要是你留心一点,一查机型,总是那么几个,而且八九不离...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不管是你买的哪家航空公司的机票,这飞机怎么都长得差不多?要是你留心一点,一查机型,总是那么几个,而且八九不离十,出产于两家公司——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


当今世界99%以上的民航客机,计划都是这两家出产的,这是妥妥的寡头垄断。

为什么在全球领域,民用航空飞机被波音和空客垄断了呢?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还有,近几年,空难频频发生,2018年10月,一架印尼狮航的航班在起飞后13分钟坠毁,机上189人全部遇难,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航空一架飞机起飞6分钟后坠毁,机上157人遇难;2022年3月,一架飞往广州的东航波音737-800客机,在广西梧州坠落山林,机上132无一生还。


咱这说的还只是巨型空难,实际事件数量比这多了去了。都说飞机失事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但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造飞机厂家的什么事儿呢?


1. “双寡头”格局的形成


波音成立于一战时期,在二战期间负责为美国生产大型远程轰炸机。那个时代风口,主要就是两次世界大战,一战和二战源源不断的军需订单,给波音公司奠定了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储备。


战争结束后,波音开始转型做民航业:开发出了波音747,成为全世界第一款拥有远洋洲际飞行能力的机型。

1968年首架波音747

不但为航空公司开辟了一个新的消费市场,而且,载客量大,本身也就意味着飞机单座运营成本,比之前所有的喷气式飞机都要低30%。掐指一算,一架飞机就能多出几千万美元的利润空间!


这么强势的产品,试问当时全球各国的航空公司,是不是争着抢着都要来找波音下订单了?毫无疑问,波音747让波音打遍美国无敌手,成为当之无愧的航空之王。

1970年,大洋彼岸的欧洲,波音迎来了最大的对手——空客。它的来头可不小,背后有法国、德国、英国和西班牙等欧洲传统大国撑腰。这几个欧洲老牌怎么联起手来支持一家航空公司了?不为别的,就是抗衡美国!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全球飞机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80%,而英国只有8%,法国更是只有5%。原因很简单,二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的重工业体系,弄得欧洲各国的飞机造价极其高昂,根本竞争不过物美价廉的美国飞机。就这样,几大欧洲列强准备团结起来造飞机。


空客刚建立,急需一款拳头产品打开知名度。巨型客机造价太高,于是,空客就瞄准了中小型客机的空白,在1972年推出了空客A300,走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路线。

空客A300

1970年代中期,中东战争战争爆发,石油危机席卷全球,各国都跟着油价飙升。不用说,巨型客机耗油量大,在高油价面前,一夜之间就失去了优势。而空客A300的小,突然从缺点变成了优点:客机小有什么不好?小飞机省油,小飞机经济、适用!


空客凭借独特的定位、扎实的质量、背靠政府,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新生儿危险期”,彻底打开了全球市场,进入与波音竞争的“双寡头”格局。


2.波音的阴招


进入九十年代,波音和空客终于暂时熄火。由于美国整体实力还是更强,在谈判中占了上风,美国政府和欧盟在1992年4月签订协定,把欧盟对新飞机项目的补贴资金,严格限制在了研发资金的33%以下。


这就意味着美帝要对欧洲进行技术封锁了,这就意味着空客再研发新飞机,就没那么多钱了,不许你大把大把烧钱研究新机型。


欧洲各国政府刚不过美国,协议签了,空客没招了,光靠自己的老本赚钱,到底还是差点意思。可它怎么都没想到,就在这时,老对头波音居然抛出了橄榄枝——兄弟,要不咱一起研发超大型飞机吧!


要知道,波音自从在1969年推出波音747之后,它就再也没有推出过更大的机型了。而空客呢,凭借A300和A320在中小型客机立足后,也一直很心动大型客机的市场,可前面那个一纸协定,死死卡住了脖子,不许你空客动用更多研发资金。


波音在这个时间点提出合作,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这则消息震惊了世界,更让空客极度兴奋。的确,这么做有其合理之处:此时的波音和空客,已经是行业老大和老二;飞机研发费时费力,与其两大寡头之间搞竞争,不如强强联合,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波音747与空客A380飞机合照

空客二话不说,便派出了自己最精英的代表团和律师团,飞越大西洋跟美国人谈判。然而,谈着谈着,空客就发现了不对劲。空客和波音的谈判,每隔一两个月就来一次。但是谈去谈来,波音总是绕开飞机的设计这个关键问题,反而总是和空客花费大量时间纠缠细节。不是说好了一起研发超大型飞机的吗?怎么不谈飞机的结构设计?空客急得要死,波音却不慌不忙。


空客的CEO让·皮埃尔松感觉这里面有事儿,暗地里派人去一查。果然,皮埃尔松气得原地炸毛:原来,波音打算利用漫长的谈判进程,拖垮空客的研发进程;同时,趁着空客没有超大型客机,波音那边继续售卖自己的畅销机型747;这还不算完,747赚回的钱,还将用于波音其他中小型客机的进一步研发!


弄了半天,波音明面上拽着空客在谈判桌上谈合作,暗地里自己到处攻城略地抢夺市场啊。这一招,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但刀刀见血,直指空客的核心竞争力!空客捧着一颗真心,却被波音当猴耍,气得空客直接掀桌不谈了!


很快,让·皮埃尔松给空客的员工每人发了一个“打败波音公司”的徽章,宣布于1995年4月结束与波音的合作。


果然,靠天靠地靠天敌,不如靠自己!如今的空客已是破釜沉舟,只得背水一战了。为了获得更多地研发资金,空客不得不更勤快地跑销售,争取卖出已有的机型。


这边空客艰难求生,那边波音倒是顺风顺水,1997年收购了曾经的对手——道格拉斯公司,还拿到了道格拉斯公司的核心研发技术。按理说,波音该开始发力、研发新飞机了吧?然而,顺风顺水的波音,却在关键时刻躺平了!


3.波音陷入泥潭


波音的躺平,其实早有预兆。这不是一家企业的不思进取,而是整个美国制造业的衰退。


二战刚结束的时候,美国还是世界制造业的霸主,在电子、钢铁、材料、航空等等领域,都有着绝对优势。可是,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中,美国开始去工业化了。它把制造业外包,自己则转向了金融、地产、专业服务等等第三产业。美国的制造业从业人数在二战后就直线下滑,再也没有起色。


波音公司作为时代大潮中的一员,自然是随大势而动。早在1978年,为了抵御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波音就停止了新飞机的研发,疯狂裁员、削减研发基金,甚至一口气制造了5万名下岗工人。

七十年代疯狂裁员的波音公司没有料到,它很快就会面临没人可用的窘境。1995年,波音大量雇员提前退休。1997年,波音完成对道格拉斯的收购后,惊讶地发现,它拿到了技术、拿到了资金,却没有工人可用,面临人才断层!


捉襟见肘的波音不得不宣布,将一批飞机的生产交付延迟三个星期。因为无法如约交付飞机,波音不得不赔付大量违约金,更坏的是什么呢?1997年亚洲金融席卷全球下,波音首次出现了接近2个亿美元的坏账。


为了挽救这些坏账,当时的波音CEO康迪特宣布了一项决策:将波音的首要任务,从制造新型飞机转向稳定股价。这个决策可以解读出至少两个意思:第一,波音对自己的飞机实力很自信,相信自己的飞机已经够好了,没必要再创新了;第二,财务数字比实体成绩更重要了。

▲巨大的A380客机

在波音忙着修饰财报的时候,空客一直闷声盯着自己最初的目标:进军超大客机市场。2000年,空客正式宣布大飞机项目A380!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飞机,超过600座的巨大空间、宽敞舒适的机内设计,等等,它看起来才是民航业的未来。


在空客的穷追不舍下,波音乱了阵脚,将锅推给了CEO康迪特,于2003年罢免了他。康迪特黯然离场后,波音调整了公司战略,决心研发一款新飞机——波音787,抢占中型市场。


然而,此时的波音公司还是没有放弃追求好看的公司财报,那必须稳住波音的股价不是?怎样能够既压低成本、又开发出新设计呢?波音脑袋一拍,搞出一个不算创新的创新——产业链外包。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几乎所有美国大公司都会把产业链外包到中国、东南亚等地方,通过便宜的人工来压低成本,波音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甚至可以说开始得很晚。

波音查尔斯顿工厂,2017年

可是说它“创新”是因为,在航天领域,外包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飞机是危险的交通工具,容错率极其低下;外包容易导致品控不稳,一个闪失就是机毁人亡。更关键的是,外包得越多,核心技术外流的可能性就越大,连吃饭的家伙都让人学去了,它还怎么称霸世界?


在这个问题上,空客比波音要谨慎得多。尽管空客也为了压低成本而适当外包,但它的核心生产部门始终留在欧洲,外包的只是装配而已。可波音居然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交给了外包国家,只为了一个好看的财报!曾经那个霸主,竟变成了短视的井底之蛙。


2011年,美国航空公司致电波音公司,告诉它:美航决定放弃采购波音,而要向空客买一批飞机了。美航一直是波音的核心客户,这次却临阵倒戈,这是为什么呢?


美航CEO没说别的,只对波音CEO提点了一句:要想抢回订单,你得跑在空客前头。


4.737MAX:血的教训


“跑在空客前头”,这是什么意思?这话是在告诫波音:扎扎实实创新,做出好的飞机。


可在习惯了短视的波音高层听来,这话意思是:“快点出个新机型吧,给我们当噱头!”


会错了意的波音,一边要求稳、一边要求快,于是做出了一个日后让他们肠子都悔青的决定:停止波音787的研发,升级畅销机型波音737。波音787的研发计划是十年;十年,根本不足以赶上如今蒸蒸日上的空客:在A320之后,空客一边研发超大型客机A380,一边又针对A320进行引擎改造,发布了neo系列,进一步巩固中小机型市场。而这款耗油量降低了16%的新机型,也正是美航倒戈购买的那批设计。


因此,波音高层着急针对A320 neo,想要推出一款省油版的波音737。经过三个月的赶工,这款名叫波音737MAX的方案正式出炉。生死时速之下,波音在四年时间里完成了这款飞机的制作,并在2016年成功试飞。然而,这能挽救断崖下跌的波音口碑吗?

737max

两起巨大的空难,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2018年10月,印尼狮航的737MAX在起飞13分钟后坠毁,189人遇难;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航空的737MAX在起飞6分钟后坠毁,157人遇难。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就有三百多人因为波音737MAX,消失在了碧蓝的天空中。

恐怖的现场搜救画面震撼了人们的心,而事故调查报告更是让人愤怒:波音公司对这款飞机的赶工存在巨大的技术失误!与此同时,甚至有消息称,波音公司早就知道这飞机有问题,但考虑到财报和停飞成本,决定拖到2020年之后再解决。


直到这时,一部2014年便上线、却被美国各大媒体雪藏封杀的纪录片,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纪录片里,半岛电视台的记者深入波音外包的组装公司,发现了这些惊人的场景:组装工人技术生疏、对飞机漠不关心、对安全毫不在乎;不少工人甚至在车间里酗酒抽烟、吸毒贩毒。许多管理人员表示,自己不会乘坐自己公司生产的波音飞机;就算要乘坐,那也是因为自己有自杀倾向、想要一死了之。

可是,这样一部揭露真实情况的纪录片,却被波音官方封杀、起诉,这则纪录片始终没能正式在美国上映,只是挂在了YouTube上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在波音787MAX被全面停飞之后,我们再回头来看这则预言一般的纪录片,简直讽刺极了。


到了2022年,波音还在为737MAX还债。当初在飞机评估审查中造假的首席技术飞行员被起诉,在飞机失事后发表的声明被证监会指控为误导投资者,还有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纷纷在向波音公司索要飞机停飞的赔偿……


可以说,今天航空业的双寡头格局仍在继续,但是和空客的年轻有为、蒸蒸日上相比,百年波音就好像一个腐朽、落后的老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空客超越波音的过程,也正是国家发展的缩影。空客发家于反制美国的政治诉求,在追赶波音的过程中不断精进自身的技术水平、谋求创新与超越;而波音站在霸主的位置上,渐渐迷失本心、掉以轻心,在外包与糊弄中丢失了口碑。


撰稿人:Sue,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凉三

路上读书: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