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高开低走问题出在哪?网友:下面我简单说两句

导读热播剧《县委大院》播出大半,虽然收视率、点击量等各方面的数据不错,在各平台的讨论也是热火朝天,但不可否认的是,《县委大院》没有等来...

热播剧《县委大院》播出大半,虽然收视率、点击量等各方面的数据不错,在各平台的讨论也是热火朝天,但不可否认的是,《县委大院》没有等来预期中的“大爆”,取而代之的是口碑下滑、高开低走,问题出在了哪儿?

好,好在哪?

打开各大社交平台,熬夜追《县委大院》的人大有人在,赞导演“真敢拍”“够犀利”的也不在少数,很多体制内工作的网友都异口同声表示有追剧追出“加班”的感受,还有准备考编的年轻人看到剧中的加班场景甚至有些打退堂鼓。

为了表现真实,《县委大院》采用了散点、白描式的创作手法。从第一集代县长梅晓歌走进光明县县委大院的门,一幅围绕基层干部群像展开的县域治理生态图与县城生活风情画便徐徐展开。

《县委大院》里的开会场景被网友形容好似看新闻

这种“真实”体现在正午阳光团队一如既往地对细节的“死抠”上。接到《县委大院》的任务后,编剧王小枪到江西的一个县里挂职采风了近半年,他说,这部剧整个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要保证虚构的人物背后,温度和质感都是真实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细节的真实感是第一道关”。除了他,导演团队也派人到湖南省的一个县挂职体验历时近四个月,主创团队和美术到全国的几十个县里进行了采风、调研,于是片场几乎是一比一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县委大院。大到办公室布置、不同领导的用车,小到开会时的座签排列、杯子的摆放,《县委大院》一上来让人眼前一亮,直呼“过于真实”。

胡歌饰演县委书记梅晓歌

一起被还原的还有剧中人的状态。拆迁中基层干部和老百姓交涉的场景,县委书记的那句“我关上门说几句话”,林志为写文件被打回去反复修改的焦灼,梅晓歌的眼袋、黑眼圈、发丝间隐隐可见的白发,还有加不完的班、跑不完的基层,这些真实场面都可以看出《县委大院》尽可能摆脱“悬浮感”的决心。

吴越饰演县长艾鲜枝

李光洁饰演九原县县长曹立新

“现实生活中上哪儿找这么帅的县长?”胡歌是很多人追剧的动力,却也是很多人弃剧的原因。不过,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胡歌没有辜负期待,穿衣打扮、举手投足,甚至说话的语气、走路的姿势、看人的眼神,都对现实中的县级干部进行了神还原。一位工作中经常接触县委书记的李先生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剧我认真看了,胡歌的突破很大,不看他那张过分帅气的脸,真的就和我见过的那些县委书记几乎一个样。”首次出演女县长的吴越同样收获了好评。大龄女干部艾鲜枝,一心扑在事业上,她的身上多少有些“非正常人”特征,造型有些土气,性格果断,做事讲方法,说话有底气,满脸写着不好说话却也不是不近人情,吴越拿捏住了这些“非正常”特征,把一位女干部的风采刻画得入木三分。“体制内菜鸟”张新成在剧中也全然没有偶像包袱,把林志为初出茅庐的青涩和服务领导干部的谨小慎微都演绎得准确到位。更不用说其他黄金配角,简直是一个比一个能“打”,群像戏甚至赛过主角戏。

张新成饰演林志为

差,差在哪?

在剧本宏观结构、细节打磨以及演员的表演层面,《县委大院》所搭建起的政治场确实具备了体制“内味儿”。但如果把《县委大院》和孔笙其他代表作,或者和同主旋律题材的《人世间》《人民的名义》《警察荣誉》放在一起,它确实又差了些什么。

刘涛饰演宣传部部长李唐

黄磊饰演县委书记田青山

有观众把矛头直指选角,被吐槽最多的主要集中在黄磊和刘涛两位配角上。剧中刘涛演的是宣传部部长李唐,出场不多,槽点却不少,尤其眯眼、皱眉等表演细节,被认为“用力过猛”。而黄磊此次饰演的是梅晓歌的“前任”、县委书记田青山,与他之前的角色有较大反差,观众对此也褒奖不一。有人点赞孔笙有本事,“连油腻的黄磊都去油了,演技又回来了”;也有人调侃,“感觉黄磊下一秒就要戴上围裙进厨房炒菜”,“他演调解邻里矛盾的居委会主任还差不多,县委书记真不合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客观来说,黄磊这次的表演即便不出彩也没什么大错。问题出在他近年来频繁驻扎综艺节目以及影视角色类型过于单一。当观众眼里插科打诨、卖萌搞怪的综艺达人,影视剧里的“嘴碎王者”“灶台一哥”“知心老爸”颠覆形象以县委书记出现的时候,黄磊应该已经料到观众的反应。演员张震曾被问及“流量”相关的话题,他表示希望自己能与观众保持距离,保留一些神秘感,要用角色去跟观众见面,而不是让观众看到他本人。影视圈不乏这样的“人间清醒”,黄磊挑战自我走出舒适区被观众拒不买账,再次为热衷于上综艺节目的其他演员提了个醒。

《县委大院》里群像戏出彩

有人认为是剧本节奏出了问题。在基层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上有领导,下有群众,很多事情无法单刀直入、速战速决,于是编剧用散点、白描的手法打破一般的线性叙事手法,以此来凸显基层工作的复杂、琐碎。但是这样拍也很冒险,看着梅晓歌、艾鲜枝他们春风化雨般一一解决摆在光明县前进道路上的拦路石,很容易就给人一种“成功似乎来得太过容易”的感觉。再加上人物、事件缺乏前期铺垫,上来就讲述问题,开会场景占用大量叙事空间,对于观众而言,戏剧冲突的缺乏也就意味着少了追剧快感。

更大的质疑来自于人设和戏剧化的表达。很多观众认为剧中干部都塑造得过于完美,反倒把一些老百姓变成了反派、对立面。而剧中身为县委书记的梅晓歌向群众鞠躬,县里的一把手、二把手相约苍蝇馆子吃面条,县级领导频繁与普通老百姓面对面交心,多少让那些只在电视机、报纸上见过县委书记的普通人感到一些“距离感”。编剧王小枪说“不愿意为了故意制造矛盾而制造矛盾”,但他避开“官斗”的结果却是观众不认可他的“艺术真实”。

正午阳光怎么了?

围绕着《县委大院》到底好不好看,网友吵得不可开交,发表正面评价的大多数是正午阳光的剧粉、体制内工作过的网友。

这些年,正午阳光一直以“国剧门脸”“国剧之光”“国剧良心”的标签受到业内外肯定,年初一部《开端》开了个好头,以全新的阵容和创新的“无限流题材”打破了观众对正午阳光的固有印象,该剧也被视为正午新纪元的开端。但在后面面世的多部作品如《相逢时节》《欢迎光临》《欢乐颂3》却屡屡折戟,“正午阳光”的号召力大打折扣。因此,年终的这部《县委大院》,无论是业内还是观众都报以极高期待,除了孔笙、胡歌,还有众多实力派绿叶保驾护航,《县委大院》即便不超越前作,至少也要复制一部《山海情》,没想到等来的是事与愿违。

《县委大院》最初备案时有30集,但跟观众见面时却只有24集,被删去了五分之一的体量,这或许是《县委大院》中各种问题“来得快解决得也快”的原因之一。但主要问题还在于,它没有打破当局者与围观者的“壁垒”。观众想看的是县域治理中问题的原因、处理过程、深层次的解读,创作者表现得却是从上到下的干部为了解决问题多么不容易,于是问题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看似都说了,其实等于没说。《县委大院》里问题接连不断,可谓“按下葫芦起来瓢”,这种琐碎无疑增加了拍摄的难度。但在今年的主旋律题材剧里,《警察荣誉》同样是展现基层民警的工作生活日常,论琐碎比起《县委大院》有过之无不及,但观众却津津乐道、不厌其烦,看完一遍还想“二刷”。

现实题材重在“现实”,为了还原现实,很多现实题材剧的主创人员都会到一线进行采风,《县委大院》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县域治理是一个专业度极高的大课题,如果主创人员是在“一张白纸”的前提下,仅仅通过几个月的“自上而下”的采风来进行文艺创作显然还不够。

《县委大院》失利也带给国剧新的思考,以前看一部剧的制作,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故事情节、拍摄技巧、服化道、表演等“看得见”的东西进行一一评判,而现在的观众已经对国产剧“处女座团队”司空见惯,表面的真实越来越难纠错,于是把对审美的要求提升到了共鸣、共情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意蕴上了。场景真实、表演真实,无疑是好作品必须具备的品质,但仅仅是做到这些,还不足以成为精品之作。影视行业长江后浪推前浪,正午阳光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任晓斐 编辑:孙菲菲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