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反超成都!西部人口增量第一城易主

导读原标题:西安反超成都!西部人口增量第一城易主2022年,西安常住人口1299.59万人,比2021年增加12.29万人,增量暂居全国第三,高于西部人口...

原标题:西安反超成都!西部人口增量第一城易主

2022年,西安常住人口1299.59万人,比2021年增加12.29万人,增量暂居全国第三,高于西部人口流量大城——成都(7.6万),成为西部地区新任“流量王”。

在上一个十年,西安常住人口增加448.51万,低于成都的581.89万,居西部第二。2021年,西安人口增加20.3万,再次低于成都的24.5万,居西部第二。2022年,西安终于反超成都,成为西部人口增量第一城。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折射。过去一年,西安经济飞速发展,GDP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双双位居副省级城市之首,以黑马之姿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是全国最亮眼的城市之一。

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2022年的西安,经济增长迅猛,工业扬眉吐气,人口吸引力自然居高不下。

2022年,西安经济总量11486.51亿元,连超南通、东莞,升至全国第22位;同比增长4.4%,居副省级城市之首。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居副省级城市、万亿GDP城市之首,是西安经济起飞的最大功臣。

曾被诟病多年的西安工业一朝扬眉吐气,主要归功于新能源汽车,更确切讲是西安比亚迪。2022年9月,比亚迪西安三期总装工厂投产,拉动西安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达到101.55万辆,同比大增277.5%,占全国份额的14.38%。西安也因此反超上海(99万辆),成功登顶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西安比亚迪的辐射带动能力,与上海特斯拉相比也不逊色。2022年,西安比亚迪生产基地生产新能源汽车99.5万辆,占全市总产量的97.9%。西安比亚迪实现产值1362亿元,以一己之力拉动西安汽车产业跨过2000亿产值大关。

经济发展迅猛,又有发展潜力大、就业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和大型企业,西安的人口吸引力自然维持高位。2022年,西安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6.52万人,创近十年来新高;全市常住人口1299.59万人,稳居全国第九;比2021年增加12.29万人,超过成都(7.6万人),成为西部人口增量第一城。

西安的人口增量,大部分来自机械增长,尤其是省内迁移。

2022年,西安人口增长12.29万,其中自然增长人口仅有1.01万,其余11.28万都是机械增长人口。陕西全省常住人口仅增长2万,除西安外几乎都已进入负增长,西安人口集聚度进一步加强。2022年,西安人口首位度达到32.9%,较2021年又上升了0.3个百分点。

西安对陕西的疯狂虹吸,大概是从2017年开始的。2017年,西安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代管西咸新区,推进户籍、教育、交通等同城化,城市能级大幅提升;二是出台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

2017年,在代管西咸新区和降低落户门槛的双重助力下,西安常住人口猛增104万,比之前三年增长的总和还多。2017-2020年,西安不断升级人才政策,经济总量也迈上万亿台阶,人口集聚速度持续加快,四年时间增长超过260万,人口首位度突破30%。

西安虹吸的人口,大都来自陕西省内。七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西安常住人口1295.2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74.69万人,占比约为29%。流动人口中,省内流动人口239.37万人,占比达到64%。

2021年,西咸新区划分为直管区和共管区,其中直管区由西安全面代管。因此,2021年、2022年西安常住人口统计口径有变,不再包含共管区人口,常住人口分别为1287.3万人、1299.59万人。若以同口径来算,2021年大西安常住人口1316.3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0.3万,在西部地区仅次于成都(24.5万)。

如今,西安的常住人口排在全国第九、西部第三,人口增量居全国前列、西部之首,是绝对的流量大城。不过,快速增长的人口也为西安带来了一些压力,土地资源紧张、公共服务滞后等问题亟需解决。

人口猛增给西安带来的第一大压力,是主城区极度拥挤,土地资源紧张,产业发展受限。

西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碑林、新城、灞桥、未央、雁塔、莲湖等六大城区。2021年,主城六区以全市7.7%的面积,聚集了55.4%的人口,创造了68.7%的经济总量。西安主城极度拥挤,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10个城区中,西安独占2席,碑林、莲湖均在其中。

由于人口聚集使得主城土地资源紧张,产业发展受限,今年西安再次吹响了“全面北跨”的集结号。早在20多年前,就有专家提出西安向北发展,将渭河作为城中河的建议。2018年,西安也曾明确提出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空间战略。不过直到今年,西安向北发展才开始加速。这背后,人口大爆炸带来的发展压力必然是一大考量。

西安的第二大压力,是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

比如轨道交通。2022年,西安轨交里程272.4公里,排在全国第12位;日均客运强度0.77万人次/公里,高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广州、深圳和北京。在此前的五年里,西安轨交客运强度一直居全国前四,2018年还曾高居榜首。客运强度越高,越说明其难以满足居民出行所需,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再比如教育。2015-2020年,西安小学生数量从56.6万人猛增至85.2万人,增幅超过50%,居全国主要城市之首。生源激增使得西安学位空前紧张,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教育配套服务差、学区划分矛盾突出等问题频频发生。

当然,这些问题西安都有着手解决,只是需要一个过程。过去三年,西安实施了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新建、改扩建学校454所、新增学位43.04万个,初步缓解了入学难问题。如今西安有6条轨交线路在建,今年将开通3条线路,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到2025年,运营里程将达到422公里,建成“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

如今,西安仍在谋求更大的城市规模能级。《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透露,到2035年西安服务人口将达2000万人、常住人口将达1500万-1600万。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未来西安还要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上不断发力,以应对更加激烈的人口竞争。

参考资料:

[1] 陕西省统计局、西安市统计局

[2] 黑马之姿“上位”,西安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城市进化论

[3] 西安向北?中国新闻周刊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