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骨文动画(什么是甲骨文)

导读您好,肖大哥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什么是甲骨文动画,什么是甲骨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

您好,肖大哥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什么是甲骨文动画,什么是甲骨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但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

2、商代文字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西周文字,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3、现代成熟的今文字或说楷书即由商代文字渐渐演变而来。

4、除了甲骨文,商代文字也包括商代金文,是通常比甲骨文更正式的书体。

5、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

6、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

7、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十万块。

8、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

9、甲骨文的发现,促进了各国学者对中国上古史和古文字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开创了一门崭新学科——甲骨学。

10、2006年时,有考古学者、古文学者指出,陶文可与甲骨文同争中国及东亚最早文字。

11、文字特点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12、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

13、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

14、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

15、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

16、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17、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

18、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一共三个基本要素。

19、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

20、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

21、从结构字体上看,文字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

22、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

23、“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24、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

25、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且富有立体感。

26、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

27、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28、从章法上看,卜辞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

29、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活泼局面。

30、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总之,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

31、扩展资料:历史一、起源由于甲骨文本身已经是一种发展得非常成熟的文字系统,所以学者认为它应该是起沿于一种更原始的文字。

32、2003年至2006年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湖市博物馆对位于中国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庄桥坟遗址的大型良渚文化遗址发掘,发现240多件器物有刻画符号,被认为可能是甲骨文的其中一个可能的起源,被称为“良渚原始文字”。

33、二、尘封《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34、”现在已知殷商君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祈问鬼神,常命巫师在龟甲兽骨上钻洞烧灼,形成裂痕。

35、巫师根据裂痕分辨神谕,事后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

36、商亡之后,占卜在周代逐渐绝迹,其文字也逐渐不为人知。

37、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

38、河南安阳殷墟一带,自北宋以来就不断发现商代铜器,当地在千百年前即有甲骨出土是完全有可能的。

39、但直到清末,历代学者都没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

40、三、重现学术界基本认同清末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

41、而关于具体发现过程则有两说。

42、第一说源于刘鹗的记载。

43、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河南出土龟版之后,被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寿轩、范维卿等人收购,并运至北京售卖。

44、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素来喜好收集古物,通晓金石文字,从古董商手中高价收购了这批甲骨。

45、另一说流传甚广,与中药“龙骨”密不可分。

46、龙骨一般是指远古动物的骨骼化石,中医认为其可以入药,有治疗咳逆、泻痢、便血的作用。

47、后来,甲骨代替龙骨,用于药用,安阳一带有人甚至世代以此为业。

48、在这一过程中,甲骨文资料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49、光绪二十五年,王懿荣染疾服药,偶然在中药中的龙骨上发现了古文字。

50、四、认定王懿荣为清末翰林,进士出身,具有深厚的金石学造诣。

51、他在得到甲骨之后,即认定其上文字是比籀文更加古老的殷商遗物,并开始重金收购有字甲骨,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共得到1500片左右。

52、然而,王懿荣尚未对这种文字进行深入研究,即在同年七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自杀殉国。

53、王懿荣对甲骨的收购,逐渐引起学者重视,古董商人则故意隐瞒甲骨出土地,以垄断货源,从中渔利。

54、王懿荣好友刘鹗等派人到河南多方打探,皆以为甲骨来自河南汤阴。

55、后来罗振玉经过多方查询,终于确定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洹河之滨的小屯村,这里与古文献记载的商朝后期的殷都所在地相吻合。

56、五、发掘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当地民间对甲骨的私掘热潮,各地古董商人、藏家学者纷至沓来,大量收买。

57、据统计,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已有数万片甲骨流散各地。

58、同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创办人傅斯年很快提出殷墟发掘计划。

59、8月,在考古学家董作宾领导之下,第一次对殷墟进行了科学发掘。

60、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前后共进行十五次发掘,获得有字甲骨24918片,尤其是其中民国二十五年的第十三次挖掘,于YH127坑获得极重要的巨量甲骨一万六千余版,震惊海内外学术界。

61、日军占领安阳期间,日本方面曾组织日本学者在当地发掘甲骨及其他文物,并将所得运往日本。

62、[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开展甲骨发掘工作,共获得5300多片。

63、此外,河南辉县、偃师、洛阳、郑州二里岗及河北藁城等地的商代遗址也有有字甲骨出土。

64、陕西岐山、山西洪洞、北京昌平等地还发现了周代的有字甲骨。

6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甲骨文。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