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为守擂,“撒币”结盟友

导读 原标题:“宁王”为守擂,“撒币”结盟友采写/马如流编辑/陈纪英布局产业链的执拗日益逼近的对手吃到嘴里才是自己的 “宁德时代今年虽...

原标题:“宁王”为守擂,“撒币”结盟友

采写/马如流

编辑/陈纪英

布局产业链的执拗

日益逼近的对手

吃到嘴里才是自己的

“宁德时代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是在盈利的边缘上挣扎,非常痛苦。”在回应广汽董事长曾庆洪“为宁德时代打工”言论时,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自称“非常痛苦”。

一边诉苦,宁德时代却在另一边发布了2022年预计盈利300亿元的公告,而在隔壁的造车新势力那里,却是几十上百亿的巨额亏损,如此巨大的反差,很容易营造错觉——整个行业的利润都被宁德时代“薅”走了。

有这种印象也并不奇怪,在智能汽车刚刚起势的两三年前,宁德时代就曾多次被舆论曝出非常强势,最著名的案例当属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那次争吵。

有知情人士爆料称,曾毓群一度退出会议室,平静了10 多分钟,而原因就是因为何小鹏打算引入新的主力电池供应商,这势必会削减宁德时代的供货份额。

小鹏为何找二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面对强势的“宁王”时,可以增加讨价还价的砝码。

36氪曾报道,2019年蔚来陷入资金泥淖时,宁德时代曾对新造车施行“有钱才发货”原则。

在与宁德时代签订的协议中,车企需要对未来5 年乃至10 年的电池需求做出预期,并向宁德时代提前支付保证金,用于“产线建设、人力扩招、物料储备等”,有的车企单单保证金就高达20亿元,压力不可谓小。

更夸张的是,保证金的性质类似押金,并非预付款,买电池的钱依然需要另外支付。

如此强势的宁德时代,自然引起了车企们的担忧。

最早反弹的是广汽集团,在一次不愉快的事故扯皮之后,广汽不得不将电池订单从宁德时代转向了二供中创新航。

出于相似的担忧,不少车企都开始开发自己的二供,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中创新航们也由此获得了机会。

不止如此,车企们为留住利润,甚至开始将手伸向了动力电池制造环节。

就在不久前,由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广汽商贸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的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总投资109亿元;

奇瑞汽车也斥资百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工厂;

更早的2018年,长城汽车就成立了蜂巢能源,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造车新势力蔚来、小米等先后成立和投资了电池企业,开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等。

此外,奔驰、宝马、特斯拉、现代、大众、吉利、上汽、一汽、东风、本田、福特等国内外汽车企业也通过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切入动力电池领域。

车企们如此整齐划一的举动,不仅让宁德时代直接客户订单减少,甚至还面临着自己客户被车企扶持的二供抢走的风险,这对于宁王来说堪称釜底抽薪。

而另一方面,在未来可预料的产能过剩中,如何继续保住高增长,也是宁德时代调整销售政策的重要考虑项。

根据东吴证券统计,2025年,宁德时代产能规划已近900GWh,要知道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也才517.9GWh。

接连的大手笔投资,强如宁王也开始有点吃不消了。

2022年三季报显示,即使发了超400亿的定增,宁德时代的资产负债率依然高达70.24%,而在2020年,宁德时代的资产负债率只有55.82%,豪掷千金的买买买、建建建无疑已经让宁德时代感受到了压力。

此前,为了与对手们竞争,宁德时代凭借规模、供应链和技术优势,不断降低利润率来保证销量和市占率;同时,通过投资获得的“朋友圈”资源,深度绑定客户实现销售。

开源证券新能源研究团队发布的研报显示,宁德时代目前已与上汽集团成立时代上汽(宁德时代持股51%)、与浙江吉润成立时代吉利(宁德时代持股51%)、与广汽集团成立时代广汽(宁德时代持股51%)、与东风成立时代东风汽车(宁德时代持股50%)。

现在,为了绑定长期高价值客户——蔚来、理想、华为、极氪等,宁德时代选择一次性到位,靠三年的超低价合同锁死可能倒向二供的大客户、封死对手靠价格战获胜的企图,真正将“肉”含到嘴里。

总的来说,宁德时代虽仍是行业的绝对带头大哥,但压力也在提升,其所取得的技术、规模等优势并不足以让其高枕无忧。

因此,抓住一切机会,将更多的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甚至不惜降低利润率来获得客户,就成为了其不得不做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