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教育的第一目标是什么?

导读 原标题:周国平:教育的第一目标是什么?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 智力教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

原标题:周国平:教育的第一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

智力教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成长,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

灵魂的教育可以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

总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

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

智力教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成长,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

灵魂的教育可以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

总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

周国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哲学家、作家

中国教育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01

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价值

02

智力教育:实现头脑的价值

03

灵魂教育:实现灵魂的价值

套用柏拉图对于知、情、意的分类,可以说灵魂是情和意。情感是审美性质的,意志是道德性质的,与此相应,灵魂的教育可以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

美育不等于才艺

谈到美育,许多家长好像很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给孩子报各种班,学各种技能,但出发点极其功利。艺术是最自由、最没有功利性的精神活动,掺杂进功利的考虑,就不是艺术了。美育也决不限于学一点吹拉弹唱或者画画的技能,凡是能陶冶性情、丰富心灵的活动都是审美教育。

多独处、多读书

那么,怎样才能使灵魂丰富呢?我提两点一般性的建议。一是要养成过内心生活的习惯。交往是一种能力,但独处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人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静下来,想一想人生的问题,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状况,想一想所经历的人和事。不喜欢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就难受,这样的人肯定是没内涵的,他到别人那里对别人只是一种打扰。

另一个建议是读书。不能光读专业书,还要读一些罗素所说的“无用的书”。当你读了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人文经典,你会发现这是莫大的享受,如果没有读,你还不知道自己蒙受了多大的损失。

德育根本是灵魂高贵

最后谈德育。我觉得对德育也一直有一种狭隘的理解,把它仅看成一些规范的灌输,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纪之类。

从人性看,道德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人的社会性层次,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另一个是人的精神性层次,是灵魂的追求。这两个层次都不可缺少,但精神性的层次是更为根本的。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应该从根本入手,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灵魂的高贵,在行为中体现出这种高贵。

什么是灵魂的高贵呢?就是有做人的尊严,有做人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亵渎人身上神性的事。一个人为了满足物欲而百无禁忌,不择手段,只能说明他身上的神性已经泯灭,只剩下了兽性,就已经不是人了。

智育限于知识,美育限于技能,德育限于规范,都是舍本求末。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 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