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手机、举手抢答、大段复读,大学课堂问答的价值是什么?

导读老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观点型问题之后,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上百度查询是否有合适的文段。过了一会,老师请同学们起立回答,大家“争先恐后...

老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观点型问题之后,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上百度查询是否有合适的文段。过了一会,老师请同学们起立回答,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站起,拿着手机,开始大段复读手机上找到的资料,常常是一段评论。“学号是多少啊”,听到老师的问询,回答者拿着手机报上学号,“心满意足”地坐下,一只只手再次举起……

这样的情景越来越常见,大家越来越习以为常,但我却越来越感到奇怪了。

查手机式回答动机何来?复读式回答意义何在?课堂回答的本真又是什么?想来想去,还是想出了一点头绪。

首先,部分大学生功利化的学习心态是查手机式抢答的主要动因。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同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不少学院会统计课堂发言情况,评选“学风之星”,有的老师会将课堂回答纳入考评加分项。于是,不少同学就将课堂回答当作一种纯粹的利益工具了。有的同学在某个课程的上半段经常坐在前几排,“回答分”加满了之后,就坐到后排去玩电脑,不再听课了。对于课堂回答的功利心态是如此地可视化。在一些回答分占比比较大的课程,这种感觉特别明显,上半学期大家认真得不得了,后一个半月课堂就好冷清。

当然,我觉得问题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功利化,而不是回答加分,那不过是一个不得不存在的折中办法。在观点类问题中进行查手机加复读的回答,跟缺乏思考动机、课前准备,对简单查询过度依赖的平时习惯也都有关系,这些显然也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

有缘由,永远不能直接代表“可以理解”;“可以理解”更是永远不能直接代表“合理性”。查手机加复读文段的回答,违背了课堂问答的启思本意,构成了回答的无效化,甚至把文科课堂的应有价值都给泡汤了。老师提出观点性的问题,你听到问题后对这一具体的话题进行思索,发掘出自己的内心的观点,结合课程内容快速梳理,然后进行简要的表述,这期间偶尔查询一些佐证性案例或者某个案例的时间地点信息,显然是合理的,但打开手机就是为了找整段“复读”的东西,又是在做啥?复读,把课堂问答中关于思考的因子给大量敲掉了,启发思考、加深印象的作用基本上也就没了。

从大家的复读和对话中,我发现很多人对“查询”本身的思考也很是稀缺。很多人打开浏览器就直接输问句,如“×××要怎么设计”“有什么做法可以用在×××”,好像搜索引擎已经是人了。还有同学觉得老师问得突然。那我也觉得,你上课不和老师一起探索,不循着课程思路走,老师要问问题了,你才抬起头来看,为什么要把缺乏思路怪到老师头上呢?有的同学还会嫌思考时间太少,但好像,不做思考就马上争着举手,也是同学自发的急功近利之为吧;还有人用提出观点需要参考来“掩饰”,但是参考文献和“复读文段”难道没有本质区别吗?

现在有很多人把“内卷”这个词用得很泛滥,但这种无效回答恰恰契合内卷的实质:无发展价值的竞争。大家争着回答,但其实没有任何价值,把同学逼得没时间思考了,自己也没有获得发展。认真阅读书籍、认真做小研究,多数情况下反而不构成内卷,只是说着口头乐或者嫉妒别人有所收获而已。

查手机复读式回答原因种种,但是,内因比外因更重要,学生的发展态度和思考动机的缺乏是首要的,外因很多是借口。

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珍视自我思考力,做课堂上的思想者,让课堂问答回归本真。至少与他人共思考,最好是做自己的思考者。始终保持思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同时,思考也是生活之意义生成的重要起点。曾子所曰“吾日三省吾身”,笛卡尔所写“我思故我在”,苏格拉底所认为的“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实际上都内蕴有对思考的珍重。我们如果放弃思考,就是对自我思考力的不珍重。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发展动机,跟缺乏关于自我生活的思考也有很大关系。不对生活的“为什么”加以追寻,生活与学习的动力便可能是单薄的。需要补充的是,不回答不代表不思考,但复读式回答则映射出了对思考力的不珍重和思考动机的不足。

查手机并复读文段的抢答者们,请先回答“课堂问答价值之问”和“思考力价值之问”,追寻学习之价值,以更多时间思考,寻觅自我思考力,做问题的思考者、自己的思考者。在课堂层面,请允许课堂问答回归本真,稍作停顿,稍加思考,转无效问答为思维之运动、思想之碰撞。

(作者为福建大二学生)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陈泽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