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分析)

导读您好,肖大哥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分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您好,肖大哥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分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人未见声先到以及后来的一番言语及贾母对她的评价都可以充分说明她是一位泼辣爽快、有主见、有心机、聪慧而漂亮的人物。

2、书中最初是这样描述她的: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在本句中实则是从一个侧面来描述了王熙凤的人物形象,通过黛玉之心思展现出王熙凤泼辣爽快的个性,也暗含了其在贾府的地位。

3、普通人是不可能这样无礼地敢在贾母房中这样放肆的。

4、其后,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5、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6、这一段形象地展现出王熙凤的外在形象,美丽大方漂亮。

7、再后来,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8、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9、”通过贾母的话,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深得贾母宠爱的王熙凤,明着是骂,实则是爱。

10、最后与林黛玉和贾母的一席话,更见王熙凤的审时度势聪慧之心,王熙凤乐贾母之所乐,又悲贾母之所悲,思想感情和老祖宗的完全融会贯通。

11、特别是”竟忘记了老祖宗。

12、该打,该打!”这一句最妙,妙就妙在“忘记了老祖宗。

13、”明明是笑和哭都是给老祖宗看的,句句字字都是说给老祖宗听的,却偏偏说忘记了老祖宗。

14、为什么竟把老祖宗忘记了呢?那原因自然是“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一个“忘”字就把全部虚伪做作变成了一片真情实意。

15、扩展资料:《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凤姐的各种评语是非常多的,比如说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凤姐叫作“女曹操”,把凤姐称之为“胭脂虎”。

16、这种评语那真是比比皆是。

17、那么在以往的评论当中,有一句话为人传颂 ,这就是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论凤姐》,就是《红楼梦人物论—论凤姐》这篇文章里面的一句名言,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这恐怕是我们每一个《红楼梦》的普通读者都会有的一种感受。

18、这句话其实也是从《三国演义》曹操那里来的,“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曹操死了,《三国演义》就不好看了。

19、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当中的地位, 假如说,我们把王熙凤这个人物从《红楼梦》里面抽掉,那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就要坍塌,她有一种支柱的作用,这个支柱不是建筑学意义上的,是一种艺术结构上的、艺术机体意义上的。

20、可以说是一种聚焦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幅射的作用。

21、因为《红楼梦》不单是写宝钗黛的爱情婚姻,他还写这么大的一个家族,这么四百多个人物,那么你设想,如果没有了王熙凤,这个书会怎么样。

22、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等关系的错综交织比作一张网的话,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

23、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侍妾,底下有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

24、凤姐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者联结、或者矛盾、或者又联结又矛盾的这样的关系,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2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黛玉进贾府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