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变成“妈妈团开会”,爸爸们去哪了?答案透露出家长的无奈

导读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女子成为母亲后,肩上的责任沉重,工作挣钱养家,下班养娃收拾屋子,孩子习惯遇到任何事先喊“妈”。中国家庭,基本以...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女子成为母亲后,肩上的责任沉重,工作挣钱养家,下班养娃收拾屋子,孩子习惯遇到任何事先喊“妈”。

中国家庭,基本以“母亲”为核心,教育子女学习,如何做人,少数家庭,父亲会参与到家庭教育中。

现在,还有父亲不知道孩子读几年级了,他们喜欢吃什么菜,班里开家长会了,学生基本都会让母亲参加,很少能看见父亲的身影,大家不禁好奇,父亲们都去哪儿了?

家长会变成“妈妈团开会”,爸爸们去哪了?答案透露出家长的无奈

张女士的孩子读小学三年级,近期到校开家长会,一直以来都是她参加,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这次开家长会,她发现班里47位家长,竟然只有7位爸爸,其余全都是妈妈

家长会俨然成了“妈妈团开会”,其实,很多家长都发现了这一现象,陈妈的孩子读小学二年级,从幼儿园到小学开家长会,到场的家长,至少有90%是母亲。

有的父亲连一次家长会都没参加过,爸爸们去哪了?答案透露出家长的无奈,大部分父亲的工作比较重要,职位普遍比母亲高,肩上责任重,工作繁忙,请假不容易,又是家里的经济主要来源,自然事业为重。

不是说父亲对家庭、对子女不负责,没有工作,怎能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受此影响,家庭教育中,母亲唱独角戏。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母亲无法替代,学校、老师都理解父亲的忙,一些学校准备计划让父亲来参加家长会,也让父亲多了解学生,参与到成长中,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减少叛逆期的躁动情绪。

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启了“爸爸聊天室”、“新爸来支招”等活动,让爸爸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丧偶式育儿”,回到家里,可以帮母亲分担一部分教育内容,家庭氛围更和谐,原生家庭幸福,学生就会变得更好。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必不可少

学生在幼儿时期,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不自觉地将父母作为榜样,性别教育中,对于男孩来说,父亲的教育作用大于母亲,直接成为榜样,教育孩子一言一行,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勇敢,懂得担当,会给女儿足够的安全感。

与子女亲密接触中,父亲的方式更为灵活,容易让学生产生更加激动的心情,精力充沛,加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子女很喜欢这种带有冒险意味的探索,从而培养子女乐观向上、充满朝气的个性。

有了父亲的教育,子女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逻辑等,会进一步加强,避免男孩认知模式上趋于女性化,减少女孩对异性的依赖程度,拥有完全、健康的人格。

社会生存竞争激烈,父亲教育能够提高子女心理素质,理智对待突发事件,性格刚毅,坚强果敢,整个人充满力量,对自己更有信心。

有一项调查,关于“有了心理问题,孩子最先会问谁”,毫不意外,只有近4%的学生会告诉父亲,58%左右的学生会告诉朋友,其余的学生选择母亲,这说明,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学生更容易相信朋友。

这份调查结果,已经在告诉家长,学生若不信任你,会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朋友的可信度,很大程度上不如家长。

另一份调查,“开家长会,你会选择父亲还是母亲”,64%左右的学生选母亲,对于父亲明显有距离感,等到出现问题时,父亲再想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还会产生严重的亲子问题。

笔者寄语

想要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父亲是必须要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哪怕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时间,多和学生聊聊天,也会起到很不错的效果,不能总是以忙为理由,母亲同样上班工作,回到家还是能辅导学习,父亲有何做不到的?

教育是一件大事,父亲不能只忙着工作,回到家里,辅助母亲教育子女,家庭幸福和谐,无形中,学生有了安全感,学习才会变得更好,心智成熟,性格稳定,将来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

希望父亲们能多参加家长会,或者多陪一陪孩子,教育上不能完全指着母亲,家庭教育是父母两个人的事,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之后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讨论话题:怎么看待父亲鲜少参加家长会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头条创作挑战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