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753.1公斤!“江苏第一方”水稻种植有讲究:激光整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栽培

导读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种南粳46原种,采用激光整地,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栽培,精准施肥……近日,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的水稻绿色...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种南粳46原种,采用激光整地,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栽培,精准施肥……近日,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田野垄间金色遍野,稻浪起伏。“江苏第一方“现场测产暨南粳46样板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这里举行。

经过现场采收、称重,今年示范基地产量喜人。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程映国公布:平均亩产753.1公斤。

△ 示范基地的水稻

水稻栽培用上北斗导航?真的

站在田埂边,金黄色的稻穗惹人眼。抬眼望去,稻作整齐划一,凑近细看,稻穗饱满,穗型大。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张亚东介绍说,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是农业农村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全国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基地、江苏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项目示范点,也是江苏省水韵苏米核心种植基地。在这里,南粳46从种子到大米,江苏省农科院水稻专家都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从每一颗水稻种子的质量,到专用肥,栽培技术,都有标准化技术体系。在这里,采用的是非常科学、精细的栽培管理模式,这里栽培的水稻产量高、品质好、食口性佳。”张亚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 现场采收

都用了哪些高科技?田间的展示牌上写着:激光整地、秸秆深翻还田技术、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栽培技术、“种子处理+科学用药+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扬州大学教授、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魏海燕也是示范基地的指导专家之一。她介绍说,激光整地,主要是让稻田更平整;稻田使用北斗导航无人机驾驶栽培,可以让水稻秧苗插播在行间距、点位上更精准,不仅更合理利用了稻田空间,还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也研发了无人机的飞防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建立了产品、品质、效益协同提升的技术体系。这套体系明年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 卸米

高产“食”味优,没受到干旱气候影响

作为“江苏第一方“,示范基地的产量如何?现场,3台收割机同时开动收割,一阵阵清香入鼻。采收好的稻谷被送往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称重测产。“亩产753.1公斤!”当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程映国宣布最终测产结果后,公司总经理王松林终于如释重负,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 现场煮的米饭

“食“味如何?现场,厨娘们煮好的米饭,用小碗盛好,送到专家们的手中一一品鉴。“刚刚我们一起见证了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的丰收成果,也品尝了基地种出来的南粳46米饭,香味浓郁、色泽乳白、口感优异。基地种出的稻谷产量高、品质好,把优良的环境、优质的大米、稻米文化、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结合在一起,是名副其实的‘江苏第一方’。”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唐明珍评价。

魏海燕说,今年8月,全国高温干旱,早熟、生育期短的水稻品种当时正值扬花期,所以结实率受到了气候的影响,相对低。而溧阳“江苏第一方“试验示范基地南粳46生育期为165天,相对长,相对完美地错过了高温天,产量没有受到今年高温天的影响。

王松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因为有一大批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目前他的公司流转土地已发展到4000多亩,同时以合作社形式带动周边800多户农民,辐射种植3万多亩,通过标准化种植的南粳46稻谷每公斤加价0.2元左右收购,每亩增加收入100元以上,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种子”,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

(部分图为江苏省农科院提供 编辑 高淼)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