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导读原标题: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为全面挖掘和阐释海城小孤山文化内涵,10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和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鞍...

原标题: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为全面挖掘和阐释海城小孤山文化内涵,10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和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鞍山市委宣传部、海城市人民政府、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共同承办的海城小孤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海城市澄州书院举行。

海城仙人洞遗址是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迄今东北地区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古人类活动遗址。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和展示,对于探究鞍山乃至东北地区文明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过程,弘扬地域文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会长顾玉才主持,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委员会副主委李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王军,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副所长、教授高星,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教授陈全家,辽宁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张星德,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傅仁义等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发言。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许红英、赵奎伟,鞍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军,鞍山市政府副市长周英秋,鞍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屈海文,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赵萍,海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野,海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鹏,海城市政府副市长汪忠野等领导出席不同阶段会议。

鞍山市政府副市长周英秋在致辞中表示,海城仙人洞遗址是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发现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人类居住地之一,对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活状况以及生产力水平相当宝贵。本次研讨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精神的应时之举,也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力之举。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挖掘、研究和展示海城仙人洞遗址文化内涵,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鞍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黄元在致辞中说,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海城小孤山文化在人类迁移与古生物演化研究中具有独特区位优势。鞍山市、海城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海城仙人洞遗址保护传承利用,考古专家学者致力全面调查,进一步挖掘和阐释小孤山文化的科学价值。要将实施“海城仙人洞遗址公园”项目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和领导责任制,编制好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切实保护好利用好文化传承发展的宝贵资源。

研讨会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碰撞思想,对海城仙人洞遗址的学术地位、发掘研究、保护规划等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形成了一致意见:辽宁海城仙人洞遗址是中国乃至东亚旧石器时代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该遗址保存距今5-2万年期间古人类生产生存活动所遗留的丰富遗物与遗迹,其中精致的磨制骨器和装饰品是东亚同类遗存的最早者之一,对于研究当时先民的技术水平、文化特点、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及适应生存方式,追溯东亚现代人群的起源与扩散暨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孕育、形成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与意义。

会议建议地方文物部门要继续做好遗址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可以采用局部微创手术式小规模发掘,多学科现场协作,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解决遗留的地层与年代,埋藏学,古环境,古人类技术、生存行为与认知等关键性学术问题。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逐渐满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条件。

会议最后,海城市副市长汪忠野做了表态发言。海城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文化交流,持续保护传承,弘扬地域文化;加强考古发掘,做好研究阐释,赓续历史文脉;推进文旅融合,强化品牌塑造,打造文化地标;持续广泛宣传,讲好海城故事,凝聚精神力量;坚持开放合作,深化交流交融,促进文明互鉴,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海城建设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