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采访毒贩,在台风天户外主持,真实的记者原来是这样的?

导读11月8日,第23个中国“记者节”到了。作为我国仅有的六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记者这份职业,却也常常遭到误解和忽视。哔哩哔哩(B站)恰逢记者...

11月8日,第23个中国“记者节”到了。作为我国仅有的六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记者这份职业,却也常常遭到误解和忽视。哔哩哔哩(B站)恰逢记者节推出特别策划,用10个问题专访了七位活跃在一线的媒体人。看完,或许会让你更接近记者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他们能为所有的好奇心找到借口,他们永远在现场。比如伪装成购买黑枪的顾客、采访巴西毒贩的央视驻外记者刘骁骞;比如85岁,在采访一线奋战了64个春秋,发稿2.6万篇的王仁斯;比如参加过汶川地震等重大报道,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叙利亚的战地记者袁文逸……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在B站解锁了自己的“新人设”:B站UP主。
面对这个新身份,在专业度上他们体现出了资深记者特有的职业素养,在内容广度上则更加接地气,为线上的粉丝们展示了媒体人把新闻求真理念融入现实生活的一面。

以曾经的战地记者袁文逸为例,由他在B站发起的账号@滤镜粉碎机,以一种极其细致而沉浸的方式测评知名酒店和网红景点。每到一个新酒店,他们会先在第一天晚上正常入住,然后在床单、毛巾、水杯马桶等地方盖上图章。第二天,另一位同事就在他退房后,入住到同一个房间检查。如果还能看到荧光的图章痕迹,就说明酒店没有做好这些物品的更换或清洁。就是这样的方式,让很多人印象里的“高级酒店”显出原形,让酒店管理人员“闻风丧胆”。
在B站上你还能看到很多这样“死磕”的宝藏UP主。比如台风战地记者李力:一个集温柔与咆哮于一体的“善变”小哥——前一秒还是还西装笔挺的精神小伙,下一秒就安排上了“烟花”,台风浇灌中声嘶力竭播报,风雨无阻,使命必达。乡野田间、台风现场、演播厅,反复切换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气质。用他的话说:“烟花易冷,接下来也会继续报道好天气,勇往直前就是了!”做一行爱一行,李力说自己也是在成为记者之后,才更加关注天气、关注自然。“有的时候你会感觉大自然特别的奇妙,然后那一刻你也感觉自己很渺小,你觉得自己就像是大自然的孩子一样。”其实,在现场的轻松淡定,背后是反复联系和多年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

时代在进步,记者们的身份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舞台从报纸、广播、电视等等延伸到了B站等视频平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站搜索新闻、讨论新闻。展现新闻的形式可能变了,但记者初心没有变,他们依然在用记者特有的方式,为公众尽可能地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更全面的认知,也带着更多人学习如何去掌握一个事件的完整面貌。
(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