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网友集体遗忘么?不!多本"斯人"教材被发现,谁还说我们瞎编?

导读 近期网友们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是人”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多数人都支持“斯人”的用法,因为他们坚信记忆不会骗人,但也有人坚...

近期网友们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是人”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多数人都支持“斯人”的用法,因为他们坚信记忆不会骗人,但也有人坚持学的是“是人”, 并列出了大量证据,以此反驳教材中用过“斯人”的说法。

我是趣笔谈教,我记得我自己学的是斯人,而且记得很清楚,无论是小学、初中课本,还是大学似乎出现的都是“斯人”,而不是“是人”。

因为我是在河北上的学,所以找到了冀教版的例子,其实这不只是这一版,而我所学的冀教版更早,也应当是如此。

除了这本还有没有别的呢?

北京出版社2019年印刷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武大出版社的语文教科书,均都使用过“斯人”的版本。

前《百家讲坛》讲师、北师大教授于丹认为:两个词是文化传播与文字流变的产物,纠结“斯人”、“是人”的用法没有太大意义,两者语境相同、意思相近,应将主要目光集中在整个句子的理解上。

但是很多人总认为别人集体遗忘,这才是令人感到无奈的,一个人或许搞错了,一百个人,一千个人,甚至一万个人都搞错了么?

确实有部分教材印刷了“斯人”

近日有网友将家里的语文教材翻了出来,证实2019年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的确使用了“斯人”,搜索国家版本馆查证,该教材出版于2019年1月份,坐实了“斯人”在部分教材中运用的证据。

武大出版社印刷的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语文教材也出现了“斯人”的用法,冀教版随后进一步证实也用过“斯人”。 三本教材均证明:支持“斯人”用法的网友没有说谎,他们的记忆也没有被“篡改”。

人教社回应历代版本用的都是“是人”

之所以很多网友认为“是人”的说法才是正确的,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1961年到2001年的4个版本语文教科书,上面赫然印着“是人”二字。前不久人教社也作出回应:从来没用过“斯人”, 这一说法得到了杭州某语文教师程老师的验证,他也表示:“关于两个词的运用是语文老师经常讨论的,自己多年的执教经验证明人教版多版教材都用的是是人。”

程老师还认为:“人教社语文教材作为面向最多中学生群体的教材,文言文的选用与用词都是仔细斟酌筛选过的,这一点应该是以权威性的古代文献为参照物。”

桐乡市某语文教师陆老师支持程老师的说法,他在家中翻阅出了不少古代文献和书籍,能证实运用“是人”说法的权威古籍主要有汉代的《孟子注疏解经》及南宋的《十三经》。

但是我就呵呵了,无论是斯人还是是人,不过是典籍流传过程的通假字而已,说白了就是传抄人,或者某个印刷工做错了个字,流传下来了。

说不得原来不是“斯人”也不是“是人”,而是“私人”“思人”呢!

多个原因导致“斯人”版本广泛流传

既然这么多语文教材都运用了“是人”, 为什么在记者的采访中有八成网友赞成“斯人”的说法呢?这可能是多个原因导致的,可能性涉及到文字流变、语义变化、心理学等多方面。

浙江古籍文字研究者路伟认为:现代语言中用“是”表示“这”的说法已经很少了,当然也不排除地域原因,部分地方发音不准,为了追求说话速度将是变成了斯。

此前人教社语文编辑温儒敏就对“斯人”的普遍用法做出了解释,他认为“斯” 文气十足,之后的许多古文书籍、诗词中逐渐抛弃了是改用“斯”,在人们的口口相传、逐渐运用下才保留了“斯”。

现在很多人也支持这种说法: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普遍用的是斯人,传媒的影响加上大众的固有思维才让部分人出现了错误联想,导致记忆失真。就拿人人使用的手机来说,上面的输入法也会自动识别成“斯人”,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斯人”版本如此广泛流传了。

当然正如于丹所说,纠结哪个版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语境没有改变。文言文中的一个词汇能引发这么大的争议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大家对传统文化开始关注,也越来越愿意接受传统文化的演变,这才是本场争论的价值所在。

但是即便这么说,还有一点,我个人感觉这件事情大家争论的并不是“是人”或者“斯人”,而是某些专家站出来一本正经的否定占半数网友的记忆,仿佛他们说的就是真理,别人必须顺从,额,这个专家就叫温儒敏!

#头条创作挑战赛##官方回应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图源互联网,侵删。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点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