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志科技胡东明:芯片行业迎来恢复期,华为对消费类产品的带动明显

导读 原标题:对话全志科技胡东明:芯片行业迎来恢复期,华为对消费类产品的带动明显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下一个有前景的终端风口...

原标题:对话全志科技胡东明:芯片行业迎来恢复期,华为对消费类产品的带动明显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下一个有前景的终端风口,我更倾向于机器人,而且是各种形态的机器人。”在近日的2023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期间,全志科技副总裁胡东明对搜狐科技表示。

对芯片行业来说,AI技术发展也是绕不开的话题,下游应用出现的新需求会影响上游企业的谋划布局。胡东明表示,企业必须要理解AI的逻辑趋势,跟上需求、技术的发展。同时,AI会带动跟它紧密的行业首先发展起来,设计厂家要想进入也需要提前储备相关产品技术。

胡东明认为,随着大模型和AIGC的发展,电子世界和数字AI在今年已经向第二阶段迈出重要的一步,这也对芯片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此次对话中,他分享了AI技术发展趋势,对芯片行业的影响,以及全志科技为应对市场变化而做出的布局。

未来AI算力会高于通用算力,终端算力不是越高越好

“以前的AI是一个算法,适合一个场景,算法是一个黑盒,对用户来讲很难改变黑盒的模型,它更像人的智慧加上机器的能力组合。”现在模型出现了深度重构,胡东明表示这必须重新智能化解构和重构所有场景,需要输入多模态的信息,以及信息录入时就要进行场景化的编码和分析,重新输出需要场景化的重构和解码,最后才会到决策和执行。

在胡东明看来,AI大模型在信息分析上已远超人的能力,比如信息深度和广度,以及计算类和多参数的统计类分析。但在适应性上,比如场景的实时切换响应方面,跟人的差距还挺大。“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端跟云的优势结合起来,给终端提供更场景化的输入输出的算力和信息输入输出的接口。”

对于AI是否会带来终端算力的增长,胡东明表示,终端因为设备很多,总算力肯定最多,未来神经网络的算力占比也会远高于通用算力的占比。但从效率上来讲,终端不如云端,因为它太分散。他认为,终端算力要解决场景的结构化问题。

目前,不少手机厂商都推出手机大模型,并在本地化部署应用。对此胡东明认为,大模型放在手机里面只是去应用,不可能把整个模型尤其是通用的模型都放进来。“终端在算力上有一定要求,但绝对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追求合适,所谓合适就是这一类芯片只能做这些场景,做太多场景就落不下去,因为太贵了。”

关于通用AI和专用AI的发展趋势,胡东明表示,这些模型和AI都是工具,通用AI偏底层工具,专用AI更偏某一个行业。它们对新的AI的出现,创新能力的人、企业、用户来讲都比较好,可以获得更好的AI、更好的工具、更好的武器,但对流程化、结构化很固定的工作种类会带来很大影响,比如程序员。

从芯片行业来讲,不可避免也会受到影响。胡东明认为,AI对芯片本身制程工艺等没有太多改变,但需要提供合适的算力,多模态的输入输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他表示,对于做终端的企业来说必须要看真的落地,不能老讲概念。

据胡东明透露,全志科技正在规划为各行各业的平台终端芯片提供专门的智能机器人芯片、专门智慧视觉芯片,明年将会发布专门面向智能机器人的芯片。

他介绍称,这些芯片的主要特点围绕AI的需要,首先是提供合适的算力。“目前各种GPT应用成本非常高,所有的算力都放在云端,解决不了端侧场景化的算力需求,所以合适的算力是能够让行业落地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是提供丰富的接口,多模态的需求比起以前变得更多,需要更多丰富接口的支撑。第三是及时响应,从而能够同时感知到各种信息,并做出决策。第四是多核异构,各种算力应对不同模态的能效不一样,通过提供各种核,保证各种场景的算力高能效。

芯片行业迎来恢复期,车企自研不影响公司布局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智能应用SOC芯片设计厂商,全志科技已累计出货超过20亿颗芯片,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电、智能硬件、汽车电子、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据胡东明透露,目前工业、汽车和家庭消费类产品是公司最为核心的营收来源,其中工业、汽车占比达到20%,且保持较好的增长。

不过,自去年以来,全球芯片行业进入调整期。胡东明表示,今年上半年已进入恢复期,工业平缓,消费类增长放缓,但最近华为对消费类产品的带动也比较明显。“整个Q3来看,产业链库存消化已经差不多,向后比较看好恢复,可能会看到很多芯片公司今年的销售数量将同比增长。”

随着汽车越来消费电子化以及智能化趋势,这也吸引了不少芯片厂商布局。全志科技很久前就有布局,目前在360环视、HUD、车载中控、数字仪表、智能车灯以及DMS、ADAS等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领域均有布局,累计出货量超过百万颗。

不过,胡东明强调,全志科技暂时没有涉及纯自动驾驶的产品,做得更多的是偏域功能、辅助驾驶的产品。

目前,不少车企也在自研芯片。对此,胡东明认为,车企如果在行业里有很强的话语权,想要建立更宽的护城河,可以去自研芯片,车企做中央域产品不会影响域功能的产品。

对于芯片产业链未来的趋势,胡东明认为,中国肯定会突破制造,每个层级的芯片都会建立起来,比如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会优先在功率器件上开始建立生产的生态,数字类芯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转到新的工艺上去。从应用来看,AI相关会迎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