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时评|传承岭南文脉,再造文化传奇

导读 文|李慧君南海文化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11月17日,在一场高规格的文化发展大会上,佛山市南海区正式发布《南海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文化高...

文|李慧君

南海文化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11月17日,在一场高规格的文化发展大会上,佛山市南海区正式发布《南海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直言,“要以远大的文化抱负、广阔的文化视野、深入的文化思考,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文化图景”。

南海发布系列举措“组合拳”。

这场大会上,南海“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公布,“水上南海”计划亮相,一批重点文旅项目也集中签约。紧接这场大会,18日,文旅大IP的大地艺术节,也将在南海开幕。

南海的文化自信与底气来自于岭南文化。在这次文化发展大会上,南海发布了系列举措,通过“塑形”“通脉”“壮骨”“强肌”“铸魂”等系列“组合拳”,把南海打造成为“最岭南”的人文之城、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接下来,南海将以最强的力度、最好的资源、最大的诚意,全心投入到文化大繁荣的事业中。这是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生动缩影。

在这次大会上,南海释放出了三个重要信号。

第一,做强文化,将始终是南海高度重视的中心工作。

要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文化绝不能缺位。衡量一个地方的实力,既看经济硬实力,也看文化软实力,唯有“软硬皆强”,才能“形神兼备”。早年南海招商引资时候往往会被问“你这个地方在哪里?”,或者是常常错把南海听成海南,但是每当说出黄飞鸿和叶问的故乡,大家就会恍然大悟。而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如今,南海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二,经济实力毋庸置疑。南海虽然有很好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广府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与核心区,但这种资源优势目前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领先优势。接下来,南海将以更大力度,始终坚持地将文化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加以推进。

南海举行文化发展大会。

第二,南海将打好制造业和文化两张牌,以空前力度提升城市品牌。

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提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

无文化,不城市。城市与其文化竞争力息息相关,文化正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战场。过去,南海的土地孕育了陈启沅、詹天佑、康有为、黄飞鸿等名人。未来,南海这座现代化活力之城,要面向全球吸引更多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成为一座年轻人投奔的城市。在大会上,南海提出,“把南海打造成为活力之城、梦想之城,让有想法、有作为的人们向这里汇聚、在这里沸腾”。要实现这个目标,南海不可能仅靠制造业,同时也要依靠繁荣、活化、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岭南广府文化。

一手抓好立区之本的制造业,一手打好文化牌,南海将让城市品牌、城市影响力走上一个新台阶。这是南海此次大会释放的重要信号。

第三,人文之城将成为南海的重要发展目标。

此次大会还有一个重要看点:南海的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并非就文化谈文化,而是让文化工作与旅游、经济和城市发展相融合。在大会现场,南海就进行了一批文化项目的签约和招商项目的发布,通过聚焦重大项目比如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平洲玉器珠宝小镇、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来引领文化发展。

比如,携程旅游合作项目负责人就表示,将携手南海在大湾区打造一个县域级的超级目的地。而大地艺术节将把南海打造成为各类文化载体的集大成者,使南海大地无处不文化,带动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探索一条文化艺术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围绕“最岭南”的人文之城、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这一目标,南海还提出了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文化财政资金“双轨制”分配办法、探索群众合理分享经营收益机制等新的体制机制,去保障人文之城的实施与落实。

可以预见,在佛山争当传承岭南文脉领头羊的机遇之下,新时代南海文化发展的画卷已经徐徐展开,将擘画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作者】 李慧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