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时代的南土文明:屈家岭文化

导读《传说时代的南土文明:屈家岭文化》将核心分布区在汉东平原的所谓“大溪文化油子岭类型”“油子岭文化”“屈家岭下层文化”“屈家岭早期文...

《传说时代的南土文明:屈家岭文化》将核心分布区在汉东平原的所谓“大溪文化油子岭类型”“油子岭文化”“屈家岭下层文化”“屈家岭早期文化”“屈家岭晚期文化”“屈家岭上层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多种混乱命名、相互重叠又不完全重合的文化遗存进行分类,重新界定出三类不同性质的文化,分别为油子岭文化、屈家岭下层文化、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依据典型器形的演变可分为四段。其在第一、二段时主要是以经营长江中游地区为主,小范围地突破到淮河上游的信阳地区。这一时期是屈家岭文化的形成和稳定期,大量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因素,巩固自身,也存在小规模的对外扩张、渗透;在第三、四段时,在占据长江中游地区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大规模对外扩张,广泛渗透到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赣鄱等广大地区,更是深刻影响了黄河中、下游的文化格局,是屈家岭文化的繁盛时期。由此,可以将屈家岭文化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包括第一、二段,晚期包括第三、四段。通过对屈家岭文化以及与其前后相关诸文化的测年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屈家岭文化的年代范围大致在3300~2500BC。


在屈家岭文化形成之前,长江中游主要存在屈家岭下层文化、朱家台文化、雕龙碑三期文化。屈家岭下层文化分布范围最广,以汉东平原为中心对外扩张,最西至峡江地区的瞿塘峡段,最东至鄂东南的黄冈地区,西南除了完全占据了澧水中下游外,还远徙至沅江中上游地带,北界除在襄宜地区有部分因素存在外似乎未完全越过大洪山一线。朱家台文化主要分布在鄂西北豫西南地区。雕龙碑三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随枣走廊至鄂东北的孝感地区,与屈家岭下层文化以涢水为界。与此同时,来自山东及邻近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中期持续向西推进,与中原的秦王寨文化发生了激烈的争夺;秦王寨文化转而向南发展。两者都对长江中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受此文化态势影响,长江中游的文化内部相互融合,主要是在屈家岭下层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朱家台文化的因素,同时吸收了大量大汶口文化因素和少量秦王寨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重组成屈家岭文化。雕龙碑三期文化因素主要被融入屈家岭文化的金鸡岭类型中。

屈家岭文化分为七个地区类型,分别为分布在汉东平原及汉西平原北部的屈家岭类型、洞庭湖平原及汉西平原南部的城头山类型、沅江中上游的高坎垅类型、峡江地区的杨家湾类型、鄂西北豫西南地区的青龙泉类型、鄂北及鄂东北地区的金鸡岭类型、鄂东南地区及淮河上游信阳地区的放鹰台类型。这里面,屈家岭类型分布在中心区,器形组合最为典型,是屈家岭文化的核心地区类型,其成因等同于屈家岭文化的形成。其他六个地区类型环绕分布在其周围,各自呈现不同程度的地方特色,是屈家岭文化的外围地区类型。其成因概括而言,城头山类型、高坎垅类型和杨家湾类型所在分布区是传统的汉西文化系统分布区,在屈家岭文化形成后仍然保留了较多的汉西文化系统传统因素,汉西文化系统内部原本的地区差异在屈家岭文化形成后也得以保留和呈现;青龙泉类型主要承袭了大量朱家台文化因素;金鸡岭类型主要承袭了大量的雕龙碑三期文化因素;放鹰台类型主要吸收了较多薛家岗文化因素。

屈家岭文化的形成表明汉东文化系统完全取代汉西文化系统、北方文化系统并完成对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整合,是汉东文化系统发展的高峰。在汉东文化系统出现之前,长江中游地区主要在汉水以西的洞庭湖地区、峡江及邻近地区先后分布有以釜为核心器的属汉西文化系统的若干文化。来自北方文化系统的老官台文化曾分布到鄂西北豫西南地区。此时,汉东地区除了在天门石家河土城下层发现疑似早期陶片,被认为属来自汉西文化系统的城背溪文化向汉东地区扩张的结果,未发现其他遗存。之后,汉东文化系统开始出现并逐步统一长江中游,整个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来简要说明。

第一阶段:边畈文化时期。属汉东平原的钟祥地区开始出现边畈文化,是汉东文化系统开始出现的时期。与此同时,汉西至峡江地区分布有柳林溪文化;洞庭湖平原分布有汤家岗文化,均属汉西文化系统。鄂西北豫西南和鄂北及鄂东北的局部地区分布有来自北方文化系统的后冈一期文化。这一时期的边畈文化与北方文化系统的后冈一期文化有较大相似性,也有少量来自前一阶段汉西文化系统的城背溪文化因素,自身特征不强。


长江中游边畈文化晚期的文化格局

1. 边畈文化 2. 柳林溪文化 3. 汤家岗文化

4. 黄鳝嘴文化 5. 后冈一期文化

第二阶段:油子岭文化时期。汉东平原主要分布有油子岭文化,代表了汉东文化系统的正式确立,其分布范围有较大拓展,向西分布到汉西平原局部地区,向东北分布到鄂东北的孝感地区,向东分布到鄂东南的黄冈地区。汉西平原、峡江地区和洞庭湖平原主要分布有大溪文化,也是汉西文化系统相对整合的时期。鄂西北豫西南地区、鄂北的随枣走廊北部则分布有来自北方文化系统的西阴文化。这一时期,汉东文化系统特征明显,与汉西文化系统、北方文化系统三足鼎立于长江中游地区,彼此接触、交流频繁。


长江中游油子岭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

1. 油子岭文化 2. 大溪文化 3. 西阴文化八里岗类型

第三阶段:屈家岭下层文化早期。属汉东文化系统的屈家岭下层文化分布范围进一步拓展,扩张到原属大溪文化的洞庭湖平原,在汉西平原的分布也有进一步的扩大。属汉西文化系统的大溪文化退缩到汉西平原西部至峡江地区,进入晚期。鄂西北豫西南地区属北方文化系统的西阴文化瓦解,生成了朱家台文化。鄂北及鄂东北地区的大部分范围内则形成了南、北文化混杂的雕龙碑三期文化。屈家岭下层文化退出了鄂东北的孝感地区,但在鄂东南有进一步的拓展,继续向东分布到黄冈地区。这一时期的长江中游地区仍是汉东文化系统、汉西文化系统、北方文化系统三足鼎立的局面,只是汉西文化系统有较大的萎缩,汉东文化系统有较大的发展。


长江中游屈家岭下层文化早期的文化格局

1. 屈家岭下层文化 2. 大溪文化 3. 哨棚嘴文化早期 4. 雕龙碑三期文化 5. 朱家台文化

第四阶段:屈家岭下层文化晚期。汉东文化系统的屈家岭下层文化进一步拓展,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晚期完全占据了汉西平原,并分布到峡江地区。汉西文化系统的大溪文化基本瓦解。峡江地区并没有完全被屈家岭下层文化占据,同时交错分布有来自峡西地区的哨棚嘴文化。一般认为哨棚嘴文化与北方文化系统有关,其器形组合、器形特征与北方文化系统有较大的相似性。鄂西北豫西南地区依旧属北方文化系统的朱家台文化分布范围。鄂北及鄂东北地区的大部分范围内仍延续着雕龙碑三期文化。这一时期的长江中游地区主要变成了汉东文化系统与北方文化系统南北对峙的局面。


长江中游屈家岭下层文化晚期的文化格局

1. 屈家岭下层文化 2. 哨棚嘴文化 3. 雕龙碑三期文化 4. 朱家台文化 5. 秦王寨文化 6. 大汶口文化

第五阶段:屈家岭文化时期。在屈家岭下层文化的基础上完全占据了峡江地区,并覆盖到鄂西北豫西南地区、鄂北及鄂东北地区,取代了北方文化系统。在鄂东南地区的分布也有较大拓展,其偏北的麻城等地区都有分布。这一时期的长江中游地区被汉东文化系统完全整合和统一。


屈家岭文化对外扩张、渗透路线示意图

1. 屈家岭文化 2. 哨棚嘴文化 3. 大汶口文化 4. 泉护文化 5. 庙底沟二期文化 6. 秦王寨文化 7. 东关类型 8. 良渚文化 9. 石峡文化 10. 山背类型 11. 岱子坪一期

再结合主要承袭于屈家岭文化的石家河文化最后被来自北方的煤山文化瓦解、取代,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进程可以总体归纳为最初的汉西文化系统与北方文化系统南北对立,到汉西文化系统、汉东文化系统与北方文化系统三足鼎立,再到汉东文化系统与北方文化系统短暂的南北对立,然后被汉东文化系统完成统一,最后被北方文化系统纳入控制范围的动态过程。

屈家岭文化在形成后并不局限于长江中游地区,还开启了大规模对外扩张、渗透的历程。主要过程简要梳理如下。

屈家岭文化早期第一段时,越过大别山,对淮河上游信阳地区的秦王寨文化有所渗透;同时占据了峡江地区,哨棚嘴文化因此退缩到峡西。屈家岭文化早期第二段时,占据了淮河上游的信阳地区,秦王寨文化退出该地。屈家岭文化由此沿淮河顺流而下,渗透到皖北地区,与大汶口文化发生了接触。同时,屈家岭文化向西北扩张到丹江上游,并经丹江溯流而上渗透到渭河盆地,对泉护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屈家岭文化晚期第三、四段时,完全占据了淮河上游,东北方向大量渗透到皖北及山东、苏北地区,深刻地影响了大汶口文化,促使大汶口文化中期向晚期转变。屈家岭文化到达苏北地区后,还转向南下,进入环太湖地区,对良渚文化有所渗透。北面,屈家岭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同时向中原地区推进;秦王寨文化开始逐渐衰落、向西退缩以至最终瓦解。西北方向,屈家岭文化晚期第三段时,大量介入泉护文化,渭河盆地及邻近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因素数量大增;泉护文化受到屈家岭文化的大量介入、大汶口文化晚期持续西进和秦王寨文化向西退缩的影响,转化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在屈家岭文化晚期第四段时,渭河盆地及邻近地区仍然受到屈家岭文化的渗透,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早期遗存中含有大量屈家岭文化因素。另外,西面,峡西地区的哨棚嘴文化遗存中也发现了少量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

屈家岭文化末期受到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扩张的影响,吸收了这些文化的若干因素,改变自身文化结构,转化为石家河文化。

通过对屈家岭文化谱系和发展过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在仰韶时代晚期前后,中国境内主要地区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文化格局变动。第一次是由屈家岭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共同引发的,先是屈家岭文化的北上,促使大汶口文化中期向晚期的转变;再是屈家岭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同时向中原推进,导致秦王寨文化向西退缩、衰落至瓦解;而屈家岭文化对关中地区的大量介入及大汶口文化的持续西进,也促成了泉护文化向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转化。第二次主要是由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共同引发的,良渚文化的逐步向西推进,对沿途的北阴阳营文化、凌家滩文化、薛家岗文化造成重大影响,导致石峡文化南迁;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的扩张,在皖西南地区与良渚文化接触组成张四墩文化,扩张到嵩山以南,对后续煤山文化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与良渚文化同时进入长江中游,促使屈家岭文化向石家河文化转化。

就屈家岭文化谱系研究而言,特别突出的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向北强势扩张,是南方本土文化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北方地区,颇有“逐鹿中原”的意味,也与文献所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史记·五帝本纪》)较为契合。这一事件深刻地影响了黄河中、下游同时期的文化,改变了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推动了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结构的形成,是中国文明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屈家岭文化的聚落形态及反映的社会结构在本书中没有专门讨论。但总体来看,屈家岭文化之前,长江中游开始出现少量筑城活动,至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址的数量、规模、分布密度均达到最大,代表了史前以大量城址为特征性聚落形态的高峰。屈家岭文化的聚落形态除以大量不同功能的城址为显著特征外,结合其他一般性聚落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其在不同层次都有较严格的多层级聚落规格划分,反映出严密的多层级社会结构。其超大型中心聚落石家河遗址还是屈家岭文化的宗教中心,大规模宗教仪式活动在此举行。这些表明屈家岭文化达到较高的社会复杂化程度,是中国文明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由 王光明 董苗 摘编自 单思伟 著 《传说时代的南土文明:屈家岭文化》一书结语。内容有删节、调整。

(审核:孙莉)

书号:978-7-03-073824-0

定价:198元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时期代表性文化。文化层面上,屈家岭文化结束了以往多个文化系统林立的局面,实现了文化统一,并对外扩张,深刻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文化格局。聚落与社会层面上,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址数量、密度和规模远超以往时期,大量兴建古城、人口空前膨胀、人群分化、农业经济发达、宗教意识进一步发展,表明屈家岭文化已达到较高的社会复杂化程度,是长江中游史前文明进程的高峰。

本书致力于构建屈家岭文化的时空框架和谱系结构,将屈家岭文化分为两期四段,七个地区类型。在广域文化背景下,以文化分期的尺度来揭示屈家岭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化或瓦解的动态变迁过程,并将区域文化互动关系与模式融入文化变迁动因解释中,是对谱系研究内涵的有益延伸。

本书可供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赛博古公众号

微信号 : spkaogu

新浪微博:@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