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的确良”,为何突然消失?它只是换了个名字

导读现如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服装店,里面的衣服和种类大都五彩斑斓,而且造型前卫。“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现如今这个年代的审美和艺术品鉴相...

现如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服装店,里面的衣服和种类大都五彩斑斓,而且造型前卫。“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现如今这个年代的审美和艺术品鉴相较于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闪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风靡的存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同样有一种服装材质红遍大街小巷,与之相似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早起去排队买限量版的衣服鞋子。

那个时代的人们同样会起个大早去商店排队买布料,这种在七八十年代火爆的布料叫“的确良”。这个名字乍一听有点像农药的名称,其实它是一种布料,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做衣服还是做成被褥,的确良都是人们心中的首选。



但是在现代,这个名字我们已经听不到了,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就更不知道的确良是什么了,那么它是消失了吗?并没有,它只不过改了个名字而已。

的确良的由来

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诧异,为什么一种布料取名为“的确良”呢?这是因为的确良其实是从国外传进来的,1930年美国人卡罗瑟斯研制出了这种材质,那时还未应用到服装上。

直到1950年的时候,的确良在世界上开始流行,最开始传到了广东,因为翻译的时候有所出入,最开始也叫的确靓,后来穿起来发现并不会凉快,就叫成了的确良。



这种布料真正在我国开始流行的时间是1958年,这一年的三月份,在解放日报上宣布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合成纤维尼龙投入使用。有了这个东西,上海纺织行业的首席科学家蔡黎明开始研制中国的的确良。

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国内所有的的确良都要用外汇进口而来的,1961年的秋季交易会上蔡黎明亲自向驻港机构提出“希望能帮助他们进口一些原料,”拿到原料的蔡黎明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出了的确良。

这种布料在当时的上海到处都有人重金求购,因为比起来传统的棉布,的确良材质的衣服更加耐穿,而且洗起来也方便。最重要的是的确良挺阔,不像棉布那样容易变形。



据那个时候的上海市民游松萍回忆:“小时候的确良非常少,每次都会引起很多人争相抢购,我印象里全家只有我姐姐有两件的确良”,之所以稀少的原因还是因为进出口问题。

当时的的确良主要供给出口,国内几乎没有份额,这是因为我们制造所使用的原材料是进口来的,我们不能光买进来没有卖出去的。在那个时代我们国家对于外汇储备还是十分看重的,当然不可能拿外汇买原材料自己生产自己用。

一般只有一些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时,这批的确良才会由“出口转内销”,才能在国内市场上流通。尽管会有一些瑕疵,可还是会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地购买,当时还因为抢购闹出了事故。



1968年6月,上海石门二路的红缨服装店上架了一批的确良,结果大批人马蜂拥而至,把商店的厨房玻璃都被砸了。造成了踩踏事件,最后一死六伤,死者还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教师。

从这里也能看到国内的确良的市场需求有多么旺盛,而国家也是看到了人民百姓的需求,也希望通过一些工作能够满足国内人民的内需。要知道当时一件的确良的价格基本在15元上下。

而1975年平均工资才50元上下,80年代初期北京国营工人的月薪是52元。这样的消费水平下,对于的确良的需求仍然是有增无减,可是虽说内需很大,就实际情况而言能够买得起的家庭还是少数。



如何研制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的确良成为了当时的难题。

穿衣新时代

1971年,伟人要到南方视察,一路上走走看看的主席对当时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加直观的体现。有时候还会同当地的人民交谈一番,突然有一位随行人员说他昨天排了一天的队才买到的确良。

这话传到了有心人的耳朵里,经过多方考察,毛主席发现老百姓对的确良这种布料非常喜爱。于是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来研究,如何解决我们没有生产涤纶布料的技术就成为了关键所在。

看完报告的毛主席说到:“我们自己搞不了就搞点国外的嘛”。在当时社会的生活水平建立在国家的科技水平之上,那时候还没有能力自己研发出来能够生产涤纶布的机器设备。



所以主席才会决定直接进口国外的生产设备,事关民生,周总理等人开始为这件事东奔西跑。1972年,关于进口成套设备的报告送到了毛主席的桌子上,得到马上办的批示后,决定进口法国的设备。

当年五月我们支付了将近三亿美元换来了这套设备,当时的法国总统蓬皮社为了这笔大单子还亲自出马参与了合同。根据我们当时的计算,这套设备引入后每年能够提供十九亿尺的的确良,这也基本上实现了满足国内的确良市场的需求。

要知道1971年我国全国棉花产量才四千三百万担,那个时候不光是棉纺业的产量有限,作为棉纺业原材料的棉花也非常少。老百姓初步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后,穿衣难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是弟弟穿哥哥姐姐的,哥哥姐姐穿大人留下来的,这是那一代人的童年和回忆。就连曾经的央视春晚主持人敬一丹在访谈节目中也说到:“妈妈小时候用她的两件外套改成了四件棉坎肩,我们四个儿女一人一个”。

直到这套设备的引入这种情况才得以好转,当年的四大化工纤项目最大的厂房建立在了辽宁省辽阳。因为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完善,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大军云集辽阳。

当时我军301部队的黄雪官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只要骨头不散架,就要拼命建辽化”。



在他的带领下建设部队克服了种种困难,因为没有白天黑夜地干,黄雪官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被诊断为胃穿孔出血的他一年动了三次手术,最危险的一次他的胆囊被摘除,小肠也被切去了一节。

为了不影响最后的进度,黄雪官拖着有病之躯依旧奋战在一线工地上,辽化的八层招待大楼。为了能够建设好这所标志性建筑,参加的工人部队用自己的肩膀扛着建筑材料上上下下,在这期间黄雪官几乎熟悉整座大楼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种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下,1979年,我国生产的第一批国产的确良纤维原料终于问世,而后在1981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生产的确良服装制品。



前后历经近是十年的周期,为了解决人民的穿衣吃饭就业,先辈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这一壮举。

现代“的确良”

辽阳这座化工基地,每年的产量高达7.4万吨,相当于500万亩棉田的产量,这个基地的建成直接将棉花产量翻了一倍。

在这之后的确良几乎盛行在全国各地,不再需要进口原材料的我们自然在售价上也调整到符合人民消费水平的区间。从八十年代开始,的确良从“此物只应天上有”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



男女老少出门在外都会套上一件的确良,走在街上映入眼帘地再也不是单纯的黑白灰。每个人都有希望散发出自己的魅力,人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可是的确良并没有一直活跃在舞台上。

刚开始的确良衬衫、的卡裤、中山装等服装几乎是每个年轻人的标配,也是他们心里流行时髦的象征。后来因为技术的突破、腈纶毛衣、开司米棒针织衫等新式的服装再次占据了大众的眼球。

我们国家的服装变革在短短十年内又得到了突破,人们逐渐由买衣服开始变成了自己做衣服。很多国产服装品牌也在九十年代如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对于时尚两个字也由随波逐流变为有了自己的理解。



全棉料衣服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的确良的市场,相对于的确良来说,全棉的衣服不会有静电,而且透气性比的确良强。一旦遇到下雨天,的确良非常容易贴在身上,而且保暖性也不如全棉。

随着这样的冲击,优胜劣汰之下的确良在九十年代就逐渐退出了市场。不过它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换了个名字,现在的它被称为“涤纶”,经过技术改革后的它又重新回到了市场上。



只不过这次不再是它一家独大,而且严格来说经过技术改革后的它也确实不应该再叫的确良了,所以这个名字逐渐被遗忘。只有一些老一辈的人提起才会记得,现在的年轻人听到的确良感到陌生也是正常现象。

的确良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那个时代的生活水平,也承载着人民生活的变迁。它的出现代表着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好了,它的消失则代表着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的确良虽然只是一种材质,可它的背后代表的是我们的老一辈人在那个时代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奋战一线的象征。它也是见证着我们国家从无到有,从积弱到走向强大的一个里程碑。



也体现了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实我们之所以走到今天的世界强国,就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有着一批又一批这样的人,他们就像“种子队”一样。

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上播下一颗种子,日夜呵护等待它发芽,等待着它破土而出的那一天,把胜利的果实留给后代们享用。哪怕为此付出自己的青春年华,哪怕牺牲个人利益,他们从不退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