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防长宣布撤军当天,美总统出言打趣,俄高官却悄悄拜访伊朗总统

导读昨天,也就是当地时间9日,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美国中期选举如期举行后,共和党夺回了对美国众议院的控制权;二是俄罗斯防长绍伊古...

昨天,也就是当地时间9日,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美国中期选举如期举行后,共和党夺回了对美国众议院的控制权;二是俄罗斯防长绍伊古和“特别军事行动”指挥官苏罗维金宣布,俄军将从第聂伯河西岸转移至东岸,并撤出赫尔松市

对此,美国总统拜登意有所指地表示:莫斯科待美国中期选举后才宣布撤军是“有趣的”

想来在美方的判断中,俄军撤离赫尔松市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乌军在9月下旬便重创了俄军从第聂伯河东岸通往西岸的补给线,并将位于西岸的赫尔松市纳入了乌军重火力的覆盖范围之内。

换言之,拜登认为莫斯科之所以强撑到美国中期选举基本结束后才宣布撤军,是不想把这份“功劳”送给拜登政府,更不想让美国民主党在中期选举时坐享红利

毋庸置疑,俄军撤离赫尔松市的行动对莫斯科而言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因为俄军当初为了占领赫尔松市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这也是“特别军事行动”中最能拿得出手的战果,可如今却被迫拱手让人了。

更尴尬的是,赫尔松地区刚刚完成“公投入俄”,算是俄罗斯法律规定的国家领土。换言之,俄军的撤退算是暂时放弃了国土,而乌军算是真正“打入”了俄罗斯境内

要注意,被俄放弃的赫尔松市主城区的面积并不大,赫尔松州的大部分领土仍在俄军的控制之下。

因此,对基辅政权而言,此事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赫尔松市毕竟是赫尔松州的首府,乌方的民心和士气都能得到鼓舞,泽连斯基的个人声望更是水涨船高

当然了,乌军的“海马斯”可以进一步向前部署了,其70公里的炮击范围几乎能够着顿涅茨克第二大城——马里乌波尔,而赫尔松市距离克里米亚半岛的直线距离也只有100公里。

有鉴于此,苏罗维金虽然在第聂伯河东岸构筑了三道防线,但能否如愿“挽救士兵的生命和部队分组的整体战斗力”,恐怕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客观地讲,苏罗维金的选择还是比较理智的,作为“特别军事行动”的前线指挥官,在“政治战必须守”和“军事战应该撤”之间做出任何选择,都要顶住非同一般的压力。

所以,俄防长绍伊古才会飞往前线,亲自坐镇指挥接下来的撤退行动。毕竟,第聂伯河河宽数百米至一公里,武装泅渡本就难度颇高,乌军又不会坐视俄军安然撤退,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俄军将领的时候。

而就在俄罗斯防长亲临战场前线之际,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帕特鲁舍夫也离开了莫斯科,来到了位于中东地区的伊朗。

当天,帕特鲁舍夫先是会见了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然后又会见了伊朗总统莱希。莱希表示,俄伊正在将关系提升至“战略”层面,这是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制裁和破坏性政策的“最果断回应”。

而这两场对话,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时间点特殊”,主要体现在3点。

第一,俄军撤离赫尔松市后,俄乌战局已然发生重大转变,这样的“战略僵持”恐怕是莫斯科不想看见的情形。

而在宣布撤军的当天,俄安全部门负责人突访伊朗,显然将德黑兰方面视作了俄军接下来可以“翻盘”的依仗之一

第二,就在几天前,伊朗首次承认向俄罗斯出售过无人机,尽管伊方声称交易发生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但乌克兰和美西方并不相信,甚至怀疑德黑兰方面打算向莫斯科提供弹道导弹

不难看出,俄伊关系正处于西方的“放大镜”之下,任何一点合作都有可能被乌克兰和美西方扣上“援俄反乌”的罪名。可即便如此,双方安全部门的负责人还是见了面,这本身就是对西方的震慑和警告

第三,G20峰会召开在即,俄外交部已经宣布,普京不会前往印尼参加本届领导人峰会,而是由俄外长拉夫罗夫率领代表团出席。不过,他本人可能以线上方式参加此次峰会。

可以肯定的是,线上参加和现场出席有着很大的差别,但莫斯科自然有别的考量。

需要注意的是,同为G20成员国的印度,日前刚刚向俄罗斯派去了外交部长苏杰生,俄印双方显然会就G20峰会进行交流。

至于伊朗,虽然不是G20成员国,但每一次二十国集团峰会都会对全世界产生影响,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自然也不可能无视G20峰会,有必要与俄罗斯进行事前交流。

总之,俄乌战局确实充满变数,而国际局势也因此波澜不断,正如莱希所言,“战争程度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已经引起了所有国家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