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会不能把男人变成女人,那么词典就可以吗?丨快评

导读剑桥词典在年终岁末之际响应愈演愈烈的“后现代主义”“多元主义”“woke”浪潮,改写了“男人”与“女人”的定义。“女人”被定义为“自认...

剑桥词典在年终岁末之际响应愈演愈烈的“后现代主义”“多元主义”“woke”浪潮,改写了“男人”与“女人”的定义。

“女人”被定义为“自认为女性的成年人,哪怕她们出生的时候并非女性”(an adult who lives and identifies as female though they may have been said to have a different sex at birth);“男性”的最新定义则是“自认为男性的成年人,哪怕他们出生的时候并非男性”。

剑桥词典的这一举动,外界多解读为“变性(transgender)从此获得了权威英语词典的正式承认”。轰轰烈烈的后现代LGBTQ政治正确运动再度攻城略地,赢得了又一场阶段性胜利。人是观念的动物,改变现实首先从改变观念开始,词典无疑正是文化战争需要抢夺的观念高地。

这已经不是“女性的定义”第一次制造文化战争的硝烟了,公众上一次见识到政治正确的威力还是不久之前的“J•K•罗琳事件”:仅仅因为不愿意绕着弯子说“来月经的人”,坚持“女性”(woman)的传统称呼,罗琳就被自家演员、粉丝开除出了哈利•波特的世界。今天重新编写的剑桥词典词条定义,无疑是LGBTQ运动“击败”罗琳的战果确认。

犯我者亡,顺我者昌,LGBTQ运动早已走入“自我正确”(self-righteousness)而且不容不正确的单行道,他们从一开始呼叫支援的“弱势群体”摇身一变为四面出击的强势集团,在政治正确的大旗下反向歧视“非我族类”的人。当然,当今世界,能自称“弱势群体”本身就是一种特权。

巧合的是,牛津词典今年评出的年度英语词汇正是“Goblin Mode”,意为“意为毫不顾忌他人、自由放纵个人性格的行为”——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与性向偏好属于个人权利,他人无权干涉也无权评判,这在政治哲学上是成立的;但问题就在于,LGBTQ,早就从“群体”变成了“运动”。

LGBTQ运动经历数十年进化,其所高擎的“政治正确”与“多元化”大旗已经不再是“免于干涉”个人权利,而已是“主动进攻”讨要优待、“强行干涉/歧视他人”的意识形态利益集团。“索要特权而非权利”已经成为事实,动辄“woke”或是“cancel”的进攻属性也让名人乃至普通人谈之色变。

更为糟糕的是,LGBTQ运动已经入侵公共领域,打着“自由选择”的旗号在事实上干扰或是影响普通人的选择。美国不少家长已经抗议,如今的LGBTQ运动已将诱导变性这样的意识形态内容渗入公共课程,诱导未成年人“选择”性别,甚至出现过事实上的诱导变性犯罪行为。众所公认的是,如今的LGBTQ群体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仅仅“对自身性别产生困惑”的自发团体了,而是已经带有“竭尽全力号召全社会对自身性别产生怀疑”性质的政治团体。

LGBTQ运动已在事实上入侵了西方各个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使用公共资源,占用公共税金,借用公权力,推进他们的政治议程。

毫无疑问,如今的LGBTQ运动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定义上都已经关涉到包括传统性向人士在内所有人的公共利益,其本身拥有越来越强的资金实力、越来越多的公权力背书,占用了愈来愈多的公共空间。他们理应接受公众监督与讨论,却因为政治正确的光环几乎不受任何制衡。

非常现实的问题还在于,公众的税金被用来支持一种特定意识形态,普通性向群体要以各种方式为其让道、照顾其利益、尊重其诉求。LGBTQ运动将本属公共性质的课程、职位、厕所都掠为己有,“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享有节节扩张的特权利益,同时还挥舞着“woke”与“cancel”的大棒排除异己,霸凌乃至侵害普通人的权益。

比如“变性人士”肆意抢占普通女性厕所早就引发过强烈争议,这无疑是对普通女性合法权益的赤裸裸侵犯,再多的自我正确光环也无法掩盖背后的荒谬之处。

“英国议会无所不能,除了不能把男人变成女人或者把女人变成男人以外”(Parliament [in England] can do everything but make a woman a man, and a man a woman)这句话本是英国史上缓慢确立“议会主权”期间的一句俗语,如今却越来越带有“冒犯政治正确”的讽刺意味。既然权威词典可以,最高法院的判决可以,从小到大的各级教育课程可以,那么,恐怕英国议会迟早也会像美国最高法院一样,“代表民意”改写性别的定义。

王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